何謂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就是身體的防衛者,它能在入侵者損毀身體之前,先作辨認、追蹤,然後再將其摧毀。一些如細菌、病毒、癌細胞等入侵者企圖接管我們各細胞的組織,並奪取我們身體的營養,他們一旦成功了,我們就會生病,甚至死亡。



免疫系統最基本的結構是什麼?
免疫系統可分為兩個範圍:原發性淋巴器官和繼發性淋巴器官。


(1) 原發性淋巴器官:胸腺及骨髓,人體的淋巴幹細胞在此分化為淋巴球,進而增殖成熟為具有保衛人體功能的細胞。


(2) 繼發性淋巴器官:主要是脾臟、淋巴結、扁桃腺及黏膜相關組織,因為淋巴球自原發性淋巴器官產生後,便遷移到繼發性淋巴器官內,作進一步分化並且活化。


免疫系統有何功能?

人 類身體的免疫系統有如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全天候捍衛身體的健康。終其一生,人類產生十億種不同的抗體來攻擊外來的入侵物質,免疫系統精密到甚至會 「記住」特定的入侵者,這就是疫苗接種的原理。


免疫系統有三項重要的功能:保護、清除和修補。
通常這三項功能是同時作用的。

一、保護:使人體免於病毒、細菌、污染物質及疾病的攻擊。

二、清除: 新陳代謝後的廢物及免疫細胞與敵人打仗時遺留下來的病毒死傷屍體,都必須藉由免疫細胞加以清除。

三、修補: 清除廢物後的體內環境,讓受損的器官組織能進行快速的修補,使其恢復原來的功能。

您知道您為什麼需要保養體內及體外嗎?



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 ( 轉載自生命時報)
人體是個有機整體,但每個』零件』走向衰老的過程卻有先有後!近日,美國梅奧診所的專家為大家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

臉部皮膚女性19歲半就開始長出第一條皺紋;男性35歲臉部皮膚開始出現乾燥、粗糙、鬆弛、面部輪廓不再清晰。

肺:20歲開始衰老。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到了40歲,一些人就開始氣喘吁吁。30歲時,男性每次呼吸會吸入946毫升空氣,而到70歲,這一數字降至473毫升。

大腦和神經系統:22歲開始衰老。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會慢慢減少。40歲後,神經細胞將以每天1萬個的速度遞減,從而對記憶力及大腦功能造成影響。

頭髮:男性頭髮30歲後開始變白,女性則從35歲左右開始。60以後毛囊變少,頭髮變稀。頭髮烏黑是因為頭髮裡含有一種黑色素,人體沒有統一分泌黑色素的腺體,黑色素在每根頭髮中分別產生,所以頭髮總是一根一根變白。

乳房:35歲開始衰老。隨著女性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減少,乳房逐漸衰老、下垂。40歲後,乳暈會急劇收縮。

肌肉:30歲開始衰老。肌肉一直在生長,衰竭;再生長,再衰竭。30歲後,肌肉衰竭速度大於生長速度。過了40歲,人們的肌肉開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減少。

骨骼:35歲開始衰老。25歲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歲骨質開始流失,進入自然老化過程。80歲時身高會降低5厘米。

心臟:40歲開始衰老。隨著身體日益變老,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也開始降低。45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心臟病發作的概率較大。

牙齒:40歲開始衰老。40歲以上成年人唾液的分泌量會減少。唾液可沖走細菌,唾液減少,牙齒和牙齦更易腐爛。牙周的牙齦組織流失後,牙齦會萎縮。

眼睛:40歲開始衰老。近距離觀察事物會非常費勁。接著,眼睛適應不同強度光的能力降低,對閃耀光更敏感,不適宜夜晚開車。

腎:50歲開始衰老。腎濾過率從50歲開始減少,後果是人失去了夜間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廁所。75歲老人的腎濾過率是30歲時的一半。

前列腺:50歲開始衰老。前列腺增生引發了包括尿頻在內的一系列問題。困擾著50歲以上的半數男子。正常的前列腺大小有如一個胡桃,增生的前列腺有一個橘子那麼大。

聽力:55歲左右開始衰老。60多歲以上的人半數會因為老化導致聽力受損。這叫老年性耳聾。老人的耳道壁變薄、耳膜增厚、聽高頻度聲音變得吃力,所以在人多嘈雜的地方,交流十分困難。

腸:55歲開始衰老。健康的腸道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細菌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腸內』友好』細菌的數量在55歲後開始大幅減少,這一幕尤其會在大腸內上演。結果,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

舌頭和鼻子:60歲開始退化。一生中最初舌頭上分佈有大約1萬個味蕾。60歲後這個數可能減半,味覺和嗅覺逐漸衰退。

聲帶:65歲開始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聲音會變得輕聲細氣,且越來越沙啞。這是因為喉嚨裡的軟組織弱化,影響聲音的響亮程度。女人的聲音變得越來越沙啞,音質越來越低,而男人的聲音越來越弱,音質越來越高。

膀胱:65歲開始衰老。65歲時,我們更有可能喪失對排尿的控制。此時,膀胱會忽然間收縮,即便尿液尚未充滿。如果說30歲時膀胱能容納兩杯尿液,那麼70歲時只能容納一杯。膀胱肌肉的伸縮性下降,使得其中的尿液不能徹底排空,反過來導致尿道感染。

性器官:65歲時,25%的人會勃起困難,男性漸漸出現ED。55歲,女性的陰道萎縮、乾燥,陰道壁喪失彈性,性交越來越疼痛。

肝臟:70歲開始衰老。肝臟似乎是體內唯一能挑戰衰老進程的器官。肝細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強大。手術切除部份肝後,3個月之內它就會長成一個完整的肝。如果捐贈人不飲酒不吸毒,沒有患過傳染病,一個70歲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給20歲的年輕人。

根據抗衰老專家對於人類衰老的起始點所持的論點,人類青春活力的頂峰年齡為25歲!根據以上 人體器官衰老時間表,正好印證了這個論點,25歲以後如果開始補充適當的營養品,您的衰
 老時間將會延後,這也是為什麼有人50歲年齡看起來像30歲的外 觀,而有人30歲看起來卻像40歲 !兩者最大的差異,除正常作息外,就在於長時間適度的補充營養品!

觸碰男人的致命G點


女人靠什麼來吸引男人?女人對男人的吸引力能有多大、能持續多長久?看似簡單的問題,答案卻總是撲朔迷離。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不少討論什麼樣的人會讓異性為之“欲罷不能”的文章,就女性對於男性的吸引力而言,被列舉的有柔情、才華、美貌、性格等等諸多方面,說的都很有道理。看過之後,也想從另外一種不同的角度來說說自己的體會和看法,算作一些補充吧。
讓心愛的男朋友、或者老公對自己久久地充滿迷戀,欲罷不能,這是每個女人心中都會有的美麗願望。但是這個願望卻總是與現實忽遠忽近,現實生活中,有的女人為了實現這樣的願望去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有的女人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願望,轉而寄希望於男人的道德良知、社會輿論和法律;也有的女人採取聽天由命的態度……
經常有女性從十幾歲的少女到年逾不惑的大姐,她們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困擾:男人的情感隨著時間高開低走,衰竭的速度遠遠超過男人的性能力,男人的情感比女人的容顏更經不起歲月,是男人的一切中最最容易未老先衰的東西。
也經常有憤憤不平的女孩子,認為讓男朋友或老公移情別戀的女人其實比自己差得太遠,說什麼也咽不下那口氣。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日本言情劇《不信的時候》,故事裡年輕美貌的全職太太,在愛的攻守中竟輸給了年屆三十的銀座夜店媽媽桑,很多觀眾看了頭幾集都說笨蛋導演把那兩個角色的女演員用反了,應該對換過來才對,可是看到後來就領悟和佩服了導演的用意。
我們可以把女人對於男人的吸引分為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方式、力度和持久力都很不一樣。
  【第一層次:眼睛的吸引】
不用多說,美女吸引男人的目光,也吸引女人的目光。但是這種吸引不長久,男人上街轉悠一天,如果說他看到了一百個美女,一個禮拜之後他還能有印象的一般不會超過三個。
眼睛的吸引,是一種無所不在,卻又過目既忘的吸引。如今大多數女人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一般都不會對男朋友或老公上街時對美女的瘋狂掃描太在意,還會共同欣賞。
  【第二層次:身體的吸引】
女人的身體,尤其是年輕美麗的身體,對男人的吸引力雖不能說是絕對無法抗拒,但是強大的程度是誰都知道的,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要不然古今中外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美人計和潛規則呢?
拿身體做王牌的女人,在打出這張牌的時候,手中就王牌出盡了,以後就只能聽天由命。 

【第三層次:心靈的吸引】
讓男人對女人久久地迷戀、欲罷不能的,是心靈的吸引。
就像女人的身體裡面有一個G點,一旦被男人觸到就會欲仙欲死、欲罷不能,男人的心靈深處也有一個G點,一旦被女人碰到也會靈魂繳械、俯首帖耳。不信嗎?你有沒有見過有些看起來並不怎麼出色的女人,與其他女人怎麼比都不怎麼樣,卻偏偏會有很不錯的男人對她們如痴如醉、不離不棄。人們看不懂就只會說“他前世欠她的”、或者說“她前世修來的”,然而我們真的有前世和來生嗎?就算有我們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她觸碰到了他的心靈G點!
這種心靈的觸摸對於男人來說是彌足珍貴,甚至可以說是至高無上。就像有的女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理G點在哪裡,一生都沒能享受到那種魂飛天外的身體快樂,有的男人也同樣是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心靈G點在哪裡,儘管一生拼命奮鬥,即便賺到大富大貴,一輩子過完了,還是沒嚐到人生中那種真正源自內心的幸福快樂的滋味。
在網上,時不時會有男人問 “女人的G點到底在哪裡?”,總是回答:“回家和你的老婆一起去研究吧,這是屬於你們兩個人的樂趣啊” 同樣地,如果有人問 “男人的心靈G點在哪裡?”,答案也是一樣的,請相愛的男女自己去探索吧,那可是你們倆今生今世一輩子的樂趣啊!
儘管現代科學技術已經高度發達,但是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依然不能完全徹底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又妄論自己的心靈?身體的快樂依然需要兩個人在床上相互配合去探索,心靈的樂趣也同樣需要兩個人在人生歲月裡一起去嚮往和追求。
男人的心靈G點,光靠男人自己不太容易自我發現,女人如果不用心去嘗試也可能永遠找不到。但是兩個人真心、智慧和努力加在一起就是1 1>2,一旦成功發現了,那你不必沉魚落雁、也無需才情橫溢,更無關乎你是溫柔還是潑辣,只要你經常記得去觸一觸、碰一碰他的心靈G點,他就會一生一世都對你欲罷不能!

過敏性疾病的致病機轉



作者:江伯倫 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
系統圖片
圖說:T輔助細胞可以分成兩類:第一型T輔助細胞及第二型T輔助細胞;第一型主要負責細胞的免疫力,而第二型則是與過敏反應及寄生蟲感染的免疫力有關。

過敏原的種類相當多,包括花粉、黴菌、動物毛屑、塵螨及蟑螂等,在臺灣又以塵螨為最主要的過敏原。塵螨是 0.2 ~ 0.3 毫米長的小節肢動物,以脫落的皮屑為主要的食物,即使是死去的也會導致過敏。

什麼是過敏疾病?

過敏疾病基本上包括下列幾種: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與氣喘、以及一些特定的食物與 昆蟲叮咬引起的過敏。這些疾病會導致相當程度的發炎反應,造成皮膚、黏膜組織或是血管的慢性發炎。近年來逐漸成為國人健康上一大威脅的氣喘疾病,便是氣管 的慢性發炎,造成氣管收縮及分泌物過多而阻塞呼吸道。如果是鼻腔黏膜接觸到過敏原,則黏膜處會分泌相當高量的發炎物質,造成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相同地,侵 犯到皮膚的過敏反應則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

過敏性疾病的致病機轉

免疫機轉

與過敏有關的重要因素為異位體質,也就是包含所謂的遺傳因素,有異位體質的人特別容易對過敏原產生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的抗體。過敏體質跟遺傳有明顯的關係。依據統計,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過敏疾病,則子女罹患過敏疾病的機會約三分之一;如果父母兩人都罹患過敏疾 病,則子女得到過敏疾病的機會高達三分之二。另外,其他家族成員如祖父母有過敏疾病,也會提高致病率。再加上這幾年文明與工業化的進步,以及飲食習慣的改 變,更導致過敏疾病的逐年增加。

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是過敏抗體?又如何才會產生?依照免疫細胞表面標記及功能,T細胞可以大略分成T輔助細胞及細胞毒殺性T細胞兩種。T輔助細胞分泌的淋巴介質可以幫助免疫系統內的其他細胞如B細胞製造抗體;T細胞毒殺性細胞進行細胞毒殺的功能。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T輔助細胞又可以依其製造的淋巴激素的不同分成兩類:第一型T輔助細胞及第二型T輔助細胞。第一型T輔助細胞因主要負責細胞的 免疫力,所以對感染疾病、腫瘤和器官移植等的反應較有關。而第二型T輔助細胞分泌的介白質-4(inerleukin-4, IL-4)可以幫助B細胞製造免疫球蛋白E的過敏抗體,介白質-5(IL-5)則可以吸引嗜伊紅性白血球,嗜伊紅性白血球釋放出的一些發炎介質則會導致更 嚴重的過敏症狀。

同時,第一型T輔助細胞和第二型T輔助細胞又互為影響;第一型T輔助細胞能夠調節第二型T輔助細胞的活性,而第二型也相對地會抑制第一型T輔助細胞的活性。所以,我們身體內如果第二型T輔助細胞的活性過高,會幫助B細胞製造較多的過敏抗體,而出現過敏疾病。

基本上,我們希望體內的第一型和第二型T輔助細胞應該像翹翹板一樣,維持一個平衡的狀態,才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

由於工業化和文明的進步,環境的污染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等,反而讓現在的兒童在免疫發展上出現了一些變化。這些年來,由過敏疾病的急速增加和腸病毒等感染的流行,可以看出似乎國人身體內的第一型和第二型T輔助細胞已經出現不平衡的情形。

病理變化和過敏原

過敏病的致病機轉不外乎為過敏原、過敏原特異性的免疫球蛋白E以及肥大細胞等的共同作用。首先是過敏原與附在肥大細胞固定區(fragment constant, Fc)受體的 IgE 結合後,促使肥胖細胞進行去顆粒作用。而由顆粒釋出一些介質如組織胺,白三烯素及趨化因子等,這些介質進而造成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及氣管的收縮而導致症狀。 同時也會吸引一些其他的細胞如中性白血球,嗜伊紅性白血球等,造成更進一步的發炎反應。所以過敏疾病的發炎過程,又可依照參與的分子和細胞的不同,分成早 期和晚期的反應。

早期反應是指過敏抗體與過敏原接觸,導致肥大細胞釋放出許多的發炎物質。但是,過敏反應之所以會成為慢性持續性的發炎反應,其實和晚期反應時許多 細胞的參與,包括中性白血球、嗜伊紅性白血球、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等在發炎部位聚積,而導致更嚴重的組織破壞有關。而在這些急性的發炎後,我們體內又會開 始進行一個修補的過程,如同我們受傷後傷口會結疤一樣,氣管周圍也會進行纖維化。一旦出現反復的發炎和修補,氣管便容易因為嚴重的纖維化而變形。

過敏原的種類相當多,包括花粉、黴菌、動物毛屑、塵螨及蟑螂等,在臺灣又以塵螨為最主要的過敏原。塵螨是 0.2 ~ 0.3 毫米長的小節肢動物,以脫落的皮屑為主要的食物。由於臺灣的濕度和溫度非常適合塵螨的繁殖,所以幾乎遍布於家庭的每個角落,即使是死去的也會導致過敏,因 此塵螨是臺灣最重要的過敏原。目前大部分的免疫療法也都是針對室塵螨。

神經內分泌系統對過敏疾病的影響

氣喘的誘發,也經常受到如緊張、冷空氣及運動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症狀的急性發作。有許多得過敏疾病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每到季節交替之際,天氣忽 冷忽熱時,就容易出現過敏的症狀,包括容易打噴嚏、流鼻水,甚至出現夜咳或嚴重氣喘的情形。有些氣喘患童找不到外在的過敏原,所以被歸類為內因性氣喘可能 跟神經系統的過度反應有密切的關係。但是截至目前為止,神經內分泌系統在過敏疾病機轉角色的研究還不是十分廣泛。

如何控制過敏疾病?

居家環境過敏原的控制

由於過敏疾病主要是因為與過敏原的接觸所引起,如果能夠在環境中減少與過敏原的接觸,便能夠降低過敏疾病發作的機會及嚴重度。預防過敏疾病最好的 方法就是避免與過敏原接觸,所以家中最好不要有地毯或是飼養寵物。同時,最好經常利用吸塵器來清潔塵特別容易生長的地方,包括床墊下、地毯、窗簾等。

目前的研究報告顯示,家中的灰塵,每克約含有 400 ~ 500 隻的塵螨,且幾乎是一年到頭都有,可見臺灣地區過敏原的含量的確是相當高。所以在季節變換之際,由儲藏處取出棉被、被單或衣服時,最好在使用前先晒晒太 陽,或是利用熱水將床單、被單和衣服先行處理,因為塵螨怕熱,約攝氏 52 度左右的水溫便足以將其殺死。

另外,有相當多的過敏原其實是塵螨的排泄物或是分泌物,因此即使將塵螨殺死後,還是要利用吸塵器來加以清掃,才能夠真正將過敏原清除乾淨。如果家 裡需要進行大掃除,也最好避免灰塵過於飛揚或戴口罩。由於臺灣位於亞熱帶,所以氣候特別潮溼,如果適當使用除濕機和空氣清靜機,也會有效降低屋內的過敏 原。

飲食的注意

對於已患有過敏疾病的兒童,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在過敏疾病尚未控制良好之前,最好避免冰冷、高油及高熱量的食物,尤其是油炸的食物。冰冷 的食物由於容易刺激氣管及黏膜,一旦吃了就容易咳個不停,或是打噴嚏及流鼻水。主要是因為過敏疾病的發生,除了有外因性過敏外,還有內因性過敏。

外因性過敏是指對那些存在環境中的過敏原出現過敏的症狀,而內因性過敏則 是因為體內的神經系統或是內分泌系統的過度反應,分泌出一些會導致氣管收縮的物質,而出現過敏的症狀。所以氣喘病患童可能會因冷熱空氣的變化、奇怪的味 道、過高的濕度或是緊張等,造成症狀的發作。近幾年,由於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一般食物的油脂及熱量也逐漸提高,使得一些疾病的形式也有改變的趨勢。高 油及高熱量的飲食的確會讓動物體內的發炎物質增加,一旦發生如過敏疾病等發炎反應時,則容易出現較嚴重的症狀。

以上提到的都是如何避免可能會導致過敏疾病,接下來再談談有那些飲食可能有助於過敏疾病患童的症狀改善。近年來,由於我們的生活環境逐漸惡化,再 加上油炸食物的增加,使環境中的自由基增加,造成身體組織的破壞和細胞的死亡,而導致發炎反應。所以,市面上便出現相當多健康食品及飲料,加入一些抗氧化 劑,來降低這些環境中自由基的傷害。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產物包括 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和 SOD(superoxide dismutase)等。

動物研究顯示,這些健康食品可以降低自由基的產生而降低對組織的破壞。維生素C在綠色蔬菜及水果內的含量相當高,所以應該盡可能鼓勵攝取。而維生 素E本身除了有抗氧化的作用外,對生育能力也有影響,所以兒童不宜服用。另外,一些特定的油脂,包括深海魚油和卵磷脂等在市面上也相當常見。

深海魚油主要是含有 DHA(docosahexaenoic acid)和 EPA(eicosapentanoic acid)等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體內發炎物質的產生,對過敏症狀的改善相當重要。但是必須強調的是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在動物的實驗上所得到 的。此外,深海魚油也可以加強 SOD 抗氧化媒,具有降低自由基破壞的功能。許多父母親有一個觀念,就是認為所有的海產都對過敏疾病不好,所以連魚肉也都禁止孩子食用。其實,兒童容易過敏的海鮮是那些有殼的,如蝦子、螃蟹、蛤、牡蠣及干貝等。而鱈魚、鮭魚及鮪魚等都可以提供相當好的蛋白質及魚油,應該鼓勵兒童攝食。

適度的運動

通常還是應鼓勵兒童盡可能有適度的運動,其中又以游泳最好,主要是因為游泳能夠增加肺活量,同時又能夠接觸到室溫的水。久而久之,也許能夠改善肺 功能及對溫度的改變不致過於敏感。只是目前的游泳池大都會添加一些清潔劑,所以剛開始下水時可能會出現不適應的症狀,可先使用一些鼻噴劑或是吸入性藥物, 適應一段時間,再慢慢減少劑量。

藥物及免疫治療

目前應用在過敏疾病上的藥物已經不少,依照前面提到的病理機轉來看,藥物的主要作用還是在抑制過敏疾病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所以大部分氣喘病的藥物 治療都是支持性的。在早期的發炎反應時,較常使用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和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發炎物質顆粒的藥物。如果已經有氣管收縮的症狀出現時,可能就需 要加上氣管擴張劑的使用。如果疾病的病程進入晚期的發炎反應時,因有相當多的發炎細胞聚集,可能就必須使用類固醇才能改善症狀了。

類固醇:大多數的人對類固醇可能心存恐懼,其實類固醇是一種相當好的藥物,只要不長期 使用或是濫用,基本上副作用也不大。更何況,目前使用的類固醇主要還是較低劑量的吸入性類固醇。尤其是成年人,長期使用五年以上也不會有太多的副作用。但 是,如果兒童使用到中劑量,且持續數個月以上,則可能會影響骨頭的生長,應該稍加注意。由於吸入性類固醇的劑量還是相當低,如果在使用後漱口,除了可以降 低口腔內的念珠菌感染外,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攝取。另外,減敏治療也為患者帶來一些不錯的效果。減敏治療需要的時間較長,至少在兩年內必須非常有耐心地持 續接受注射治療,偶而也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兒童都適合接受這種治療。患者已經接受其他的治療一段時間後,仍會經常發作,如每個月至少發作 一次或是一年發作五次以上,再加上主要的過敏原為塵螨時,才會建議進行減敏治療。方法是,將患者最常見的過敏原注射入皮內,然後逐漸增加劑量。

減敏治療:減敏治療能夠改變氣喘患者的免疫反應,讓過敏抗體逐漸下降,發炎物質的製造 也跟著降低。另外,這種經由皮膚的減敏治療對同時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較不合適,會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同時,減敏治療對氣喘改善的效果通常會比過 敏性鼻炎來得好。一般而言,兒童接受減敏療法的效果遠比成人來得好,可能是兒童的免疫系統還在發育階段,許多新產生的免疫細胞能夠受到減敏治療的影響,而 成人在這方面的能力相對較差。

藥物:這些年來,由於藥物不斷地進步,所以兒童因為氣喘發作而住院的比例逐年下降。儘 管如此,偶而還是會傳出因為氣喘而遭遇不幸的病例。根據各國的統計,因為氣喘死亡的成人遠遠超過兒童。成人死亡率較高的原因是,成人由於吸菸或是空氣污染 等關係,通常還會有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合併症,因而肺功能改善的空間較有限。所以如果在氣喘發作時使用吸入性噴霧劑,等 20 ~ 30 分鐘後不見改善,可以再吸一次,若連續三次都未見改善,便應該送醫。同時,一天使用吸入擴張劑的次數不要超過八次,如果超過,表示情況已經相當嚴重,應該 就醫。

目前雖然已經有不少藥物應用在過敏疾病的治療上,但是大多數藥物可能還是屬於症狀的控制,所以許多研究單位還是非常努力地開發新的治療藥物。這幾 年開發出來的藥物如白三烯素拮抗劑,便是一種較新的抗發炎藥物。另外,目前已經在許多國家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的抗 IgE 抗體,也是一種較新的治療方法。未來如果能夠找出過敏病患者和正常人在 IgE 製造及T輔助細胞分化上的差別,將有助於治療。近幾年,有許多學者花費相當多時間研究T細胞的調節,希望能夠找出第一型及第二型T輔助細胞分化上的差別, 以設計新的治療方法。例如合併一些能夠刺激第一型T輔助細胞產生的佐劑,應用在減敏治療上,讓患者身上的T細胞調節更有效而且迅速地回復平衡。甚至是否能 夠在氣喘病的防治上,應用如去氧核糖核酸(DNA)疫苗的觀念與技術,都是值得研究者與醫師進一步深思的問題。

過敏疾病到底會不會痊癒?

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便是過敏疾病能不能痊癒?通常是在青春期會有一個較明顯的改變,如果在青春期控制良好的患者,大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可以痊癒; 控制不佳的患者,則大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會痊癒。其中主要的差別便是在那些控制不好的患者因長期反覆的氣喘發作,已經導致氣管變形,而此一病理變化是不可 回復的;一旦氣管變形,可能就一直需要使用藥物來控制了。至於為何過了青春期才較容易痊癒,可能是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的變化及成熟,而改變了 對過敏原的免疫反應。

隨著人類基因體的解碼,未來我們也應該對過敏疾病遺傳相關的一些基因更清楚地加以定義。如此,也許我們可以在更早的階段便將有過敏體質的人找出來,事先進行更好的預防措施,才有可能將過敏疾病的問題完全解決。


電腦成脫髮“罪魁禍首”等 ...

電腦成脫髮“罪魁禍首” 
脫髮的人體內常缺鐵,因此,黃豆、菠菜等含鐵豐富的食物也是脫髮者餐桌上的必備食品。使用電腦時間越長的男性越易脫髮,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對多名脫髮男性進行的調查結果,在電腦前長期工作成了脫髮的“罪魁禍首”。
此次接受調查的男性為在醫院毛髮門診接受治療的禿髮患者,年齡在17~77歲,他們中的某些年輕人,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八個小時。
男性在電腦前長時間工作或上網打遊戲,很容易精神疲勞,使中樞神經系統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植物神經紊亂,皮膚血管收縮功能失調,頭皮局部的血管收縮使供血量減少,造成毛囊營養不良,導致大腦皮層興奮,精神高度緊張,從而引起脫髮。
碰到這種情況的男人不必著急,最好適當離開電腦去放鬆放鬆,還可以通過食補為頭髮增加營養,多吃黑芝麻、核桃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6的食物,利於控制脫髮。這種方法在英國的暢銷書《公爵原味食譜》中就有介紹,已經有些脫髮的英國威廉王子每天都會服食用芝麻、核桃等生髮食品。
維生素A能維持頭皮組織的正常功能,減少聚積於毛囊的油脂,從而促進頭髮的正常生長。而維生素B6 對調節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的分泌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脫髮的人體內常缺鐵,因此,黃豆、菠菜等含豐富鐵的食物也是脫髮者餐桌上的必備食品。當然,如果有條件,不妨服用些何首烏,可以補肝滋腎,適用於氣血虛弱引起的脫髮,對“虛不受補”者療效更佳。此外,脫髮可能與睡眠質量有關,經常熬夜加班、容易失眠的人也會脫髮,電腦族可以抽空睡個午覺,以調整紊亂的生物鐘,同時,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保持輕鬆心態,都有助於改善脫髮。
  喝綠茶降低肺炎死亡
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調查發現,女性平常愛喝綠茶者,因罹患肺炎而死亡的風險可以降低近一半,而這一功效在男性身上則沒有體現。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臨床營養學專業雜誌上。研究人員指出,綠茶中富含的兒茶素可能對引起肺炎的病毒和細菌起到了抑製作用。
調查顯示,4877名喝綠茶每天不到1杯的女性中,死於肺炎的43人:喝綠茶每天一至二杯的4458名女性中,有24人死於肺炎;喝綠茶每天五杯以上的7208名女性中,僅有38人死於肺炎。考慮到年齡、體力、有無結核感染等因素後的分析顯示,每天喝綠茶一至二杯的女性比每天喝綠茶不滿一杯的女性死於肺炎的風險低41%;每天喝綠茶五杯以上者,這一風險的同比則低47%。
男勝:不育補葉酸,耳聾吃維生素A
  維生素A與神經性耳聾
美國愛恩斯坦大學的實驗證明:維生素A有促進內耳神經細胞再生的特殊功能——實驗動物用維生素A,三天后即有聽覺神經細胞再生,七天后聽力明顯回升。專家們由此奉勸神經性耳聾患者應常吃蘿蔔等富舍維生素A的食物。
  維生素B6與糖尿病
法國、意大利及日本均有報導:維生素B6低於正常值的糖尿病患者,每日供給100毫克維生素B6,六週後四肢麻木及疼痛等症狀會減輕或消失。
平時多吃糙米、麵粉、蛋、白菜、幹酵母等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同樣對防治糖尿病有效。  

   南瓜子與前列腺病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每天堅持吃一把南瓜子(50克左右),可防治前列腺肥大,並使第二期症狀恢復到初期,明顯改善第三期病情。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因為南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初期的腫脹,同時還有預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澱粉類食物與腸癌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亞人的結腸癌發生率是中國人的四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前者攝入的澱粉少(每日100克以下)而後者多(每日370克以上)
專家們指出,香蕉、土豆、豌豆等富含澱粉類食物中的丁酸鹽能直接抑制大腸細菌繁殖,是癌細胞生長的長效抑制物質。
  蔬菜與肺癌
美國夏威夷的一個科學小組對332名肺癌患者和865名健康居民的飲食比較後發現,飲食中蔬菜攝入量多的人不容易患肺癌;並且,蔬菜的這種防肺癌作用不是來自某種蔬菜或已知的蔬菜成分(如纖維素、維生素等),而是來自所有各種蔬菜的綜合效果。

  菠菜與視網膜退化
美國哈佛大學最近一項研究表明:每週吃2—4次菠菜,可降低視網膜退化的危險。據稱,菠菜保護視力的關鍵是胡蘿蔔素;此化合物存在於綠葉蔬菜中,可防止太陽光對視網膜的損害:而視網膜退化正是65歲以上老人喪失視力的主要原因。

  男性不育與葉酸
葉酸是女人在做母親前必須補充的一種維生素,因為它有利於嬰兒神經系統的健康。
男性其實也需要補充葉酸,因為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男性精子含量低也與體內葉酸缺乏有關,因為葉酸可以幫助DNA的合成。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補充葉酸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多吃粗糧。因為五穀雜糧中的葉酸含量是很高的。因此,對於想做父母的夫婦來說,補充葉酸是夫妻兩個人的事。

化學做的~~不要再吃顆粒狀營養品了

我在任何健康演講場合,都會提到電視上那個扛著腳踏車上樓的銀髮壯年營養品廣告,呼籲明智的台灣人不要再吃了,那是100%化學合成的,長久吃下來其實是有害肝腎 但在演講中不能直接說出廠牌,心中也很為難。今天看到這則新聞,一則高興,二則難過。高興的是我多年的呼籲得到證實,也證明化學合成的營養品不能吃;難過的是很多台灣人還在受此種沒有良心的美商藥廠的化學營養品之害,而不知覺悟。 為了協助大家,在此就把營養品標示的真相寫出,大家以後可以自行檢視:
找找<維他命E>如果是寫dl-alpha-Tocopheryl Acetate 就是合成的維他命E
找找<礦物質>成分標示,
如果是寫: 
Cupric Oxide 銅氧化物、 
Manganese Sulfate硫酸錳、 
Potassium Chloride 氯化鉀、 
Sodium Selenate 硒化鈉、、等等型式的,都是化學合成的
如果<其他成分>寫有: 
Lactose 乳糖、 
Talcum 滑石粉、 
Titanium Dioxide 二氧化鈦、 
Starch 澱粉、食用色素、 
Sodium Benzoate 苯甲酸鈉、 
Potassium Sorbate己二烯酸鉀、 
Benzoic acid 安息香酸、 
Benzoin Sodium 安息香酸鈉、、
等等的,就是有一大堆添加物及防腐劑的化學合成營養品,絕對不是天然蔬果原料。
請把家裡的營養品包裝或瓶子拿來看看,就知道你們吃的是什麼樣的營養品了。
2010 5 月號138 期《康健雜誌》調查發現:不分男女老少全民瘋保健食品,不看標示、產地、認證,聽人家說這不錯,就掏錢,買保健食品像買零食。
朋友們,一般人買零食還會知道怎麼挑,買營養品卻完全不會挑,太扯了吧 !

你知道藥丸是用什麼成份製成的嗎?

1.請問西藥的藥丸是用什麼成份製成的?
答: 你這裡所說的西藥丸...在藥劑.調劑學裡應該可分成...
1). 錠劑...tablet..也就是一般的藥片..它的成分有...主成分.黏合劑.崩散劑.稀釋劑,矯味劑..色素....
膜衣錠以及糖衣錠..也是屬於錠劑類...只是多加了一層膜衣.糖衣.

2).膠囊.軟膠囊...也就是台語說的"鵝毛管"..成分為..主成分..澱粉..滑石粉..硬脂酸鎂..gelatin...or 液狀  ,主成分.主成分就是具有療效的主要成分...一般為化學合成...少部分是生葯萃取..或天
然植物提煉.....開發一個全新的主成分..需要很多資金及時間...

2.這麼說藥丸也是以天然的東西萃取出來的~
答...西藥丸..只有很少部分是以天然的東西萃取出來的...大部分是化學合成的.是兩種或多種化學成分..經過多次的化學反應..(合成或分解)..所得到的一種具有療效的化學成分...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西藥主成分.

3.但為什麼它們的副作用會比中藥來的多呢?
答 : 其實中藥裡的主成分比較沒有經過提煉的步驟...所以含量並非百分之百...也沒有像西藥那麼純...如甘草...經過磨成粉以後...其甘草粉的主成分...甘草酸..也只有佔3%左右...其他不知道的成分佔了很多...不像西藥...甘草酸至少其純度至少有99%以上...
西藥主成分大部分是化學合成的...就因它不是天然的..所以副作用會比中藥多...而且...一個西藥主成分..其作用在人體裡的地方..通常都有很多個...例如..Beta 2 腎上腺素接受體作用劑類之支氣管擴張劑...雖然它有擴張支氣管的作用..但他因為也會作用在心臟..故這一類的西藥主成分..通常不可避免的都會有心悸的副作用........這就是為什麼西藥都有一些副作用...
服用營養補充品是今日全球普遍的保健方式之一,著名 Hoffman La Roche 製藥廠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估計在七千三百萬人中有百分之四十的人,不喜歡使用藥丸式的營養品。事實上,老年人與幼童在需要補充營養品的情形下,對於服用藥丸常覺有困難;再者,化學療法的病人、患有潰瘍、結腸炎、腸內黏膜瘤的人、以及長位較弱的人,亦常對吞食藥丸感不適。

藥丸添加劑

1.稀釋劑:當主成份較少或難以壓製時,則可加適當的稀釋劑。一般錠劑常用稀釋劑者有乳糖、澱粉、磷酸鈣、結晶纖維素等;而咀嚼錠則常用山梨醇、甘露醇、或蔗糖為稀釋劑。

2.黏合劑:在錠劑壓製時提供黏合力,也可加強稀釋劑原有之凝聚力。一般錠劑常用黏合劑者有亞阿拉伯膠、蔗糖、普維酮、甲基纖維素等;而乾燥黏合劑之最強為微晶纖維素,常用於直接壓錠之製造。

3.崩散劑:用於錠劑投與後促進其崩散。一般錠劑常用崩散劑者有澱粉、纖維素、海藻酸、微晶纖
維素等;而發泡混合劑則用為可溶性錠之崩散劑。

4.潤滑劑:用於錠劑壓製時減低其磨擦及粉粒對模具之黏結。一般錠劑常用潤滑劑者有金屬之硬脂酸鹽、硬脂酸、硬化植物油、滑石粉。

5.著色劑:用於增加美觀或作為產品鑑定之用途。一般錠劑常用著色劑者為法定食用色素。

為什麽每十個醫生有八個服用抗氧化劑來維持身體健康?

每十個醫生有八個服用抗氧化劑來維持身體健康
(1992 年美國MEDICAL TRIBUNE 醫學論壇)
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老化研究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美國心臟學會之研究結果發現,
從各種水果、蔬菜及天然草本植物中提煉出來的抗氧化劑,能與我們的細胞和組織系統共同
發揮作用,各種水果、蔬菜及植物中,含有數百種防護性的抗氧化劑,保護我們不會受到那
些進入並破壞人體細胞及組織的自由基侵害。
“自由基"(游離基)是由各種污染、防腐劑、重金屬、紫外線和精神壓力所産生。這些對
我們有害的影響可經由抗氧化劑予以消除,您現在可以爲您的健康而服用一種超強的抗氧化
劑,它能使您的身體受到保護、中和、滋養甚至於活化,讓您活得更久更健康。
抗氧化劑可以解決下列的問題
以下資料由 Richard Passwate 醫師,Jacques Mosquelier 醫師,Morton Walker 醫師及
Pasteur&Huntington 研究所之研究文獻
● 促進血液循環
● 增強毛細血管
● 增強動脈/靜脈彈性
● 降低毛細血管脆弱性
● 修補動脈粥樣硬化
● 修補血管壁
● 降低高血壓
● 減低心臟病
● 減少血管疾病
● 降低靜脈曲張
● 降低患中風的機會
● 降低患血管靜脈炎
● 降低膽固醇
● 減低血液抗組織氨含量
● 減低過敏性反應
● 對抗癌症
● 減少肌肉抽搐
● 減少傷風感冒
● 減少皮膚問題
● 減少濕疹/痔瘡
● 減緩老化
● 抵抗突變原之侵襲
● 促進關節彎曲性
● 降低患癌症的機會
● 增加人體免疫力
● 促進細胞活力
● 抵抗過氧化功能
● 加速傷口癒合
● 增強細胞之膠原體
● 防止脂肪形成
● 預防皮膚淤傷/裂傷
● 減少皮膚皺紋
● 幫助斑點退化
● 增加皮膚的幼嫩與彈性
● 對抗空氣污染
● 減低關節腫痛
● 增加體力/減少疲勞
● 減少頭痛
● 幫助糖尿病的改善
● 幫助多樣性中樞神經炎
● 抵抗低密度脂蛋白之氧化
● 預防慢性潰瘍之形成
● 減低精神壓力/憂鬱症
● 減低對枯草熱之敏感性
● 幫助治療氣喘/支氣管炎
● 改善白內障、青光眼
● 消除脂肪過氧化作用
● 幫助老人癡呆症
● 抵抗游離基之侵襲
● 改善帕金森症後群
● 減少男性前列腺腫脹
● 減輕經痛/更年期不適
● 改善細胞營養
● 減少抽筋/痛性痙攣
● 減低眼睛視網膜病變
● 保護皮膚不受太陽的傷害
● 減少運動性傷害
● 減少關節痛
● 減低足部水腫
● 減少痛風症

男人夏天不宜喝低温度啤酒

家提醒,夏天飲酒尤其要注意防範一些疾病甚至急症的侵襲,有慢性疾病的人夏季飲酒更應慎重。喝冰鎮啤酒的確讓人覺得解渴,但啤酒畢竟含酒精,飲酒過多會使人感覺口乾舌燥、全身發熱。
在大汗之後、運動後更不宜飲冷凍啤酒,因為大汗淋漓汗毛孔擴張,飲冷凍啤酒將導致汗毛孔因驟然遇冷收縮而中止出汗,從而使身體散熱受阻,易誘發感冒等疾病。
此外,夏天喝啤酒不當會對胃腸、心臟、肝臟及腎臟造成不良影響,還可能引發痛風。大量飲用冰鎮啤酒會使胃腸道的溫度急速下降和血流量減少,造成生理功能失調並影響消化功能,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痙攣性腹痛和腹瀉、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急症。
  啤酒溫度不宜過低。存放在冰箱裡的啤酒應控制在5攝氏度至10攝氏度,在這一溫度區間啤酒各種成分協調平衡,能形成最佳口味。
同時,啤酒不宜與醃熏食品共餐,更不宜過量飲用。人在喝啤酒之後,血液中的鉛含量會增多,與煙熏食品中的有機胺結合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可誘發消化道疾病。

抗氧化劑 和 疾病的元凶~~自由基

「抗氧化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服用過的人必也很多,但「自由基」是啥東西?有許多人一定一知半解,就讓我們來聊一聊。

人體需要的能量,必需經新陳代謝「氧化」的過程來製造,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很高化學活性,帶有一個負電的氧原子,光呼吸的作用代謝就會有5%的氧會變成這種極不安定的游離基,自由漫遊強勢的去尋找正電子來配對安定。這種竊取別的細胞正電子的作用,會像原子分裂的連鎖反應一樣,一個接一個的搶奪、破壞下去,因而酵素反應被中止,細胞壁、細胞被破壞,如此長期疊積,就形成了器官失能、組織傷害,如視力減退、皮膚老化、黑斑、血管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癌症及不明原因的慢性病。

自由基的產生可分內外二因,也就是東方醫學說的,內生之毒與外來之毒。

內因︰人體除呼吸利用氧的過程中約5%變成自由基外,尚有a精神壓力、b焦躁、生氣、憂慮、c疾病、d勞累等,亦會引起自由基的產生。

外因︰外在環境,空氣和水的污染,如工業廢水、廢氧、香煙等物,農藥、輻射線、X光,甚至日光過度照射,同樣是自由基發生的促因。

人類文明、科學進步卻帶來這些致病的不文明污染,人類是應該深思反省的。
自由基如何對人體進行攻擊、破壞、致病。透過一連串奪取正電子的作用,而導致:
一、破壞細胞膜︰細胞內的液體滲出,引起發炎,如關節的損傷發炎。
二、DNA、RNA 被破壞,引發基因染色體的改變,如癌症。
三、使脂質氧化,形成過氧化物,如血液中的LDL 被氧化而沈積,形成動脈硬化-血栓-栓塞-心臟血管疾病。
四、破壞彈力蛋白(elastin)、攻擊膠原蛋白(collagen),造成兩者間的跨接反應,引起鬆垮和皺紋。
五、與其他物質交叉反應,生成有害物質,而造成各種器官的質變與傷害,如痛風。

這個游離激進份子夠厲害吧!這就是人體會老化衰退、生病的主要原因。看看影星伊利莎白泰勒現在的鬆垮和十八歲時的亮麗,真有天壤之別,這都是「自由基」惹的禍!

抗氧化劑正是自由基的「剋星」

消除「自由基」就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產生。早期抗氧化劑中以維他命A、C、E和硒最為流行,後來陸續有更強、更新的發現,如葡萄籽精(Grape Seed Extract)、松樹皮精(PineBark Extract)、芸香生物酮(Citrus Bioflavonoid)、銀杏萃取物(Ginkgo Bilobal)、金花素(Lutein)、茶葉的多酚(Polyphenol)、蕃茄的Lycopene 等皆是非常優良的抗氧化劑。

除去致病的「自由基」正是「抗氧化劑」的主要任務與功能。研究並發現單一抗氧化劑的功能及其涵蓋範圍太狹窄,因有性質不同(如水溶性與油溶性),因有作用點不同(如接受體不同)等,所以應以綜合配方使用,才更能發揮其相加、相乘的作用,正如綜合維他命比單一維他命更被廣泛運用(當然大劑量的治療用法另議)。

一物剋一物,我們如能善用「抗氧化劑」,定能使您減少疾病的侵襲,看起來會更年輕、更活潑,因綜合「抗氧化劑」是目前最佳的防老、抗衰保健品,使健康的您更健康。

牛奶的真相

母親節前夕,就看看這些媽媽吧!

今年母親節(之後),可否不再消費乳製品呢?
豆漿、米漿、堅果飲品...你有很多、更好的選擇~

牛奶不只是殺小牛、奪母乳的殘酷,
對自己的健康更是危害!(見下文編號翻譯19-30)
為什麼要傷害牛媽媽、牛寶寶,
也傷害自己的健康呢?

Don't kill my baby
(「別殺我的孩子」用牛的語言怎麼說?
...任何母親怎會需要說這句話!)

Don't kill my baby2

中譯:
每年,有九百萬個母親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

所有乳品業的母牛,生下小牛後不久,就要被與孩子分離。

有的母牛會試著擊退帶走小牛的人;有的會以肉身保護小牛;有的會瘋狂追逐運走小牛的車輛;有的會痛哭;有的會退縮到安靜的絕望。有的,則是跟著他們所信賴的飼養者,回到小牛已被帶走、空蕩蕩的牛欄裡。

她們全都會哀求討回自己的孩子,用的是一種不需要翻譯就可聽懂的語言:她們呣叫、悲鳴、呻吟。許多母牛會連續好幾天日夜呼喊;有的母牛會停止飲食。她們會瘋狂地找尋;許多母牛不肯放棄、反覆回到小牛被帶走、現已空蕩蕩的地方。有的會退縮到安靜的悲傷(中意)。

直到死前,她們都會記得自己生過的每個孩子的臉龐、味道、聲音、腳步,那些她們懷胎九月、呣叫交談、辛苦生產、舔澡、深愛的孩子,也是那些她們沒有機會認識、養育、保護、看其長大的孩子。

強 迫受孕、痛苦生產、無情取乳、以及使她們崩潰的分離…如此反覆的循環,她們的精神無法承受;她們的身體衰瘁;所泌之乳也已枯竭。在自然環境中,她們應該才 剛要成年;但這些乳品業的母牛的生命就要完結了。當她的牛奶「生產量」下降,她就會和其他沒有利用價值的母牛,一併被趕上卡車、送往屠宰。當中,有一些還 懷有小牛、而所有的都還在泌乳。當被推往死亡,在屠宰場的地面上,還可見她們滴出的乳汁。

所有的乳品業的經營(包還有機乳品業),之所以能存在,都是靠著對數百萬無力反抗的母牛,做出那對母親而言最殘忍的事——奪走她們的孩子。

消費乳製品,也就是以購買來支助這樣的殘酷行為。

牛奶,來自於一個悲傷的母親。

你可以停止這一切。

當個vegan(拒用肉、乳、蛋及一切動物製品的人)吧!




(文字部分翻譯:編號是影片文字出現的順序
1.EVOLVE! Campaigns 推出:
0001

2.乳品業的乳牛:全世界最受剝削的母親
0002
3.乳牛泌乳的理由:為了餵養她們的孩子,跟人類泌乳的理由一樣。而促成泌乳的過程也與人類相同——懷孕、生產、哺乳。沒生小牛、小孩、就不會泌乳。
0003
4.大部分人誤以為乳牛很滿足,但實際上,乳牛是所有農場動物裡工作最多的。
0004
5.當乳牛懷有寶寶的同時,仍然必須產乳——每日高達120品脫(約51.6公升;超市裡的大瓶鮮乳是1公升裝、家庭號的為3公升)。

6.為了維持產乳量,母牛被迫要每年受孕。結果呢?每年當中有7個月的時間,母牛仍在泌乳時、就已經又懷孕。
0005
7.最終、最殘酷的轉折,是母牛僅能哺乳小牛1或2日( 譯註:許多農場養殖的文獻建議酪農業者連一次母牛哺乳都不給小牛,原因是:「趁母牛還沒有見過小牛、一出生馬上把小牛搶走,這樣比較容易。」)
0006

8.成長激素以及密集性的取乳,導致乳牛的乳腺疼痛並且沉重到有時會在地上拖行,造成經常性的發炎和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因為酪農要治療發炎)。
0007

9.超量的工作必然要乳牛付出代價——極痛苦的乳腺炎、跛腳、產乳量減低。在英國,每年都有4分之1的乳牛因為體力透支而遭到屠宰,而她們當中大半未滿5歲。
0008

10. 「所有農場動物中。乳牛受到最大的生理壓迫。她是工作過量母親的最極端的例子。」John Webster教授,布里斯托大學 獸醫科學系
0009

11. 乳牛像是產乳機器一般地被關在像倉庫的牛欄裡,這種企業經營的工廠化農場,已取代了大部分的家庭式農場。
0010

12.透過基因改造和密集生產的科技。大部分現代乳牛,每天可以產出100磅的牛奶——是母牛自然狀況下產乳量的10倍。
0011

13.那牛寶寶呢?
14.公的牛寶寶被從媽媽身邊奪走後,被囚禁在連轉身空間都不夠的牛欄,14到17週的折磨後,屠宰成為小牛肉(veal)。
0013
15.母的牛寶寶經常被用以來取代她們筋疲力盡的母親,或者出生後就立即屠宰,來獲取她們胃裡面的「胃膜」(rennet,是大部分市售乳酪的成分)。
0014

16.牛奶的迷思
17.乳品業者聲稱:「大家要喝牛乳才能保持健康。」
18.錯了!
0015
19.對人類而言,牛奶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飲品,當中包含了各種有毒、致病的物質,對於飲用者,會有累積性的傷害。
0016

20.所有的牛乳(包含有機牛乳),都有59種仍有效的激素,20多種過敏原、脂肪、膽固醇。大多的牛乳都有大量的除草劑、殺蟲劑、二氧雜芑(戴奧辛,比安全值高出200倍)以及高達52種的強大抗生素。
0017

21.在牛奶裡的59種激素當中,其中之一是一種強大的成長激素,稱為「類胰島素的成長因子一號」(IGF-1)。醫學界發現, IGF-1是乳癌、攝護腺癌、直腸癌快速成長、擴散的關鍵因素。

22.IGF-1是所有牛奶正常的成分,因為出生的小牛本應依靠牛乳來快速生長。
0018
23.1立方公分(1cc)的市售牛奶依規定可以含有高達75萬的體細胞(動物的血和膿)以及2萬個存活的細菌,還不用因此下架。
24.換言之,每公升的牛奶哩,就有高達2千萬個扭動的細菌和7億5千萬的膿(體)細胞。
0019

25.「人生任何時期都不需要飲用牛奶。牛奶是為小牛量身打造的,而不是為人。我們都應從今日起停止飲用牛奶。」~ Johns Hopkins大學前兒科主任Frank Oski博士

0020

26.然而,並不只是牛奶而已!
0021

27.同體積的硬乳酪,有10倍於牛奶的有害物質,因為要10磅的牛奶才能做出1磅的乳酪!
0022

28.每一口的冰淇淋有12倍牛奶的有害物質…每塗抹一次奶油,就有比一口牛奶所含的脂肪分子,多出21倍的有害物質。
29.食用乳製品的影響呢?肥胖、心臟病、癌症、過敏症、消化問題、糖尿病、氣喘、對抗生素的抗藥性、行為問題…還有更多。
0023

30.「人飲用牛乳,這樣的事並不自然;人喝人奶,牛奶則是給小牛喝的。人不需要鼠奶、馬奶、或象奶,同樣地,人也不需要牛奶。」~Michael Klaper醫生
0024

31.今年母親節,請發揮對於苦痛乳牛媽媽的同情心…
0025

32.想像:一被子被迫反覆懷孕、只是為了讓人把妳痛苦地連結到機器、不斷地抽取妳的乳汁…
0026

33.想像:妳所生下的每個孩子都被從妳身邊帶開,而妳完全不知道孩子去了哪裡…
0027

34.妳可以停止造成這些牛媽媽的受苦,只要拒絕支持乳製品生產業的殘酷。
0028

35.同時,這對妳的健康也大有幫助!
0029

36.有許多美味的乳製品替代物!在當今的世界,要不喝牛乳是多麼容易啊!
0030


37.豆漿、米漿、燕麥奶、堅果奶、蔴奶、椰奶…這些全都有益健康、也都無涉殘酷!(譯註:在台灣,有更多的堅果類沖泡飲品,光是萬歲牌的純素堅果飲就有十多種吧!走一趟米麩店…選擇更多!每天有不同的風味,不是更好嗎?)
點此...更多資訊

補充鈣質的方式有如...
把黑芝麻打成醬 每天塗一大堆在麵包上
還有買珊瑚草 珊瑚草鐵質是豬肝的400倍 鈣質是大骨的600倍
把珊瑚草做成珊瑚草凍(超好吃) 或是涼拌珊瑚草 或是與綠色蔬果一起打成汁

*牛奶中的蛋白質,會抑制人體對於鈣質的吸收...

 *人體可以吸收的最佳的鈣質來源,是黑芝麻、深綠色蔬菜,再配合運動...

*只有攝取牛奶的國家,才有骨質疏鬆症.





  







糖尿病(幫助改善)

8 大訣竅,遠離廚房危機

你可以在廚房裡抓瞎,也可以很講究流程細節。如果告訴你四分之一的食物中毒來自居家廚房,你立刻知道該怎麼做…

這是一個令人身心自在且流連忘返的美麗廚房。

身兼古董藝術和健康餐飲顧問,瑜伽老師洪光明認為,瑜伽和健康飲食同樣重要,近來他在寸土寸金的台北東區瑜伽教室裡,特別安置了小巧的廚房空間。

「做瑜伽讓身體順暢,但是吃不好的東西卻會塞住身體,」美國出生,新加坡長大的洪光明帶點特殊口音說。他自己也愛下廚做菜,並且認為乾淨的飲食才可以讓人去除疲累,重新獲得身心平衡的能量。

走進開放式的Ahimsa純素廚房,陽光把流理台上堆疊整齊的不鏽鋼鍋具和缽盆照得閃閃發亮,米白色的中島桌上,堆滿剛洗淨、顏色飽滿鮮豔的甜椒、番茄和甜菜根泥。Ahimsa是古梵文,意指不殺生。


個頭嬌小的廚娘怡如,手拿木匙正在調製午餐的印度米飯沙拉醬,旁邊的電爐上滾著一鍋香料湯,肉桂、丁香和芝麻醬混合成濃濃的熱辣甜香,在空氣中瀰漫著,彷若置身瑜伽天堂印度。

堅持只用對身體好的天然元素和食材(不包括肉食),洪光明的廚房裡看不到人工合成的塑膠製品,鍋碗瓢盤都只採用不鏽鋼、玻璃、木製或手拉坏材質,完全體現了瑜伽純淨、自然的平衡精神。

廚房可以讓人恢復活力,但也充滿致命危機。食物中毒會奪人性命,卻常被輕忽。
尤其對於免疫力較差,如5歲以下的嬰幼兒、孕婦、老年人、癌症、愛滋和器官移植病人,甚至正在服用胸口灼熱藥物(會減少胃酸分泌,抵抗食物細菌能力變差)的人來說更危險,《Safe Eating(安全的吃)》作者,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醫學中心阿伽森醫師(David Acheson)說。


去年南部一家坐月子中心爆發兩位孩童猝死案例,結果發現是廚師受傷的手帶來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產生食物中毒。

而台灣夏秋之際氣候悶熱,更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根據衛生署統計,7~9月為國內食物中毒高峰期,其中以存在海鮮中的腸炎弧菌最多,佔68.2%。

腸炎弧菌繁殖快,但食物煮熟就能解決問題。「愈生鮮的料理愈要注意清潔,」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提醒,腸炎弧菌喜歡鹽水的環境,國內曾做過調查發現,在漁港撈到的新鮮魚體表面,98%以上都有腸炎弧菌。

「不要用鹽水清洗魚蝦貝類,」他建議無論市場或超市買回來已處理好的海鮮,「一定要再用自來水沖洗乾淨,」才能減少腸炎弧菌感染。

目前國內最大宗的腸炎弧菌食物中毒案例,造成2000多名學生緊急送醫,起因就是便當裡的三色蛋在送貨途中,遭到貨車內的生鮮海產滴下的汁液感染造成。

外食的便當和餐廳衛生固然令人堪憂,但如果家裡的廚房不注意細節,可能會比餐廳更不安全。

美國疾管局調查發現,高達四分之一的食物中毒,是來自家中烹調的飲食。

專家學者總結以下8種常見的廚房問題及改善作法, 讓全家人吃得更安心。


1食材買回立刻處理

不少人有「買菜回家先休息再處理」的習慣,實踐大學食品營養系講師徐近平提醒,食材買回最好立刻處理。

細菌繁殖的速度超過想像,尤其台灣氣候濕熱,雞、鴨擺放在室溫下一、兩個小時就會產生變化。

可請家人一起幫忙,先將食材分類處理,該清洗的、該放冰箱的都先處理好,確保食物鮮度。

清洗時按照食材乾淨到髒的程度順序清洗,譬如最先清洗浸泡乾貨,然後是水果、瓜類蔬菜、葉菜類、根莖類、豬牛肉、家禽類,最後才是最容易受污染的海鮮魚貝類。

削皮的水果如西瓜、香瓜和香蕉等,外皮要用小刷子清洗乾淨。因為水果表皮的細菌,可能在切下或削皮時,隨刀具進入水果內部造成污染。

另外處理番茄、草莓、青椒和小黃瓜時,先清洗後再切除蒂頭,避免細菌滲入內部。


2經常洗手

煮飯的雙手,也是夾帶細菌的溫床。接觸食材或調味料前,最好先洗淨雙手,且每次洗手至少維持20秒。

而生、熟食交互感染是國內食物中毒的主因之一。

南部有家老牌冰店,被抽檢出冰品大腸桿菌含量超出標準量100倍。

他們一再送檢卻都不合格,怎麼也想不出來是哪裡出了錯,後來請德國杜夫萊因公司來檢查,才發現是流程處理不對:工作人員從搬水果→削去外皮→切成小丁→掀開垃圾筒,沒有做到每個環節之後都要洗手或清洗砧板,造成微生物大量孳生,冰品也受到污染。直到要求員工每做完一個動作一定要洗手、改善工作動線, 並改用腳踩掀蓋式垃圾筒,才將問題改善。


3 一次處理一道菜

避免生熟食交互感染,另一做法是一次處理一道菜。

「一道菜放一個盤子,」謝定宏副處長提到,先清洗魚,然後切薑絲和配料擺在魚上,一道菜一個盤,烹調時一道道按順序放,既方便又能減少交叉污染的危險。

而且不要把生肉和尚未清洗的食材,直接放在流理檯面上,最好用容器盛著,避免血水污染其他食物。

4 食物一定要煮熟

加熱不足,是國內食物中毒的另一主因。

國內曾經發生喜宴辦桌的紅蟳米糕引發食物中毒,原因是蒸籠堆得太高,氣體循環不良,最上層的紅蟳根本沒有蒸熟。

「食物一定要煮熟,」徐近平老師提醒,半生不熟無法達到殺菌效果,煮熟吃比較安全。

從事食品衛生檢驗工作十多年,德國杜夫萊因食品檢驗工程師王聰華說,有些肉類表面會出現綠綠的金屬光澤,這是因為生肉擺在室溫下太久,已經孳生微生物,買回家後一定要洗淨煮熟才能安全享用。


5 別一再加熱

台灣天氣悶熱潮濕,一年四季都是細菌活動最旺盛的範圍。

因此並不建議將熟食擺放在室溫下太久,且不可以把食物留在烤箱、電鍋或微波爐內持續保溫,容易腐壞。

「最好現做現吃,吃多少煮多少,」徐近平提到,加熱過程會讓食物組織起變化,口味也變差,如果剩菜超過兩小時沒人吃,最好先拿到冰箱存放。

此外,不要把吃不完的剩菜,當做隔天的便當菜。因為剩菜已遭到唾液污染,很容易就發酸變質,「最好飯前就先把菜夾出來裝便當,」她說。


6 冰箱保存食物有期限

冰箱不是萬能食物保存箱,低溫不表示可以殺死細菌。「冷凍只是抑菌,」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說,低溫會降低酵素活性,讓微生物處在半休眠狀態,但回溫後微生物被喚醒,就要小心食物中毒危險。

有人習慣把過節吃不完的年糕、粽子凍起來,一放就是大半年,「冷凍食物也有期限,」謝定宏提醒。

此外,家用冰箱經常開開關關,溫度不穩定,為安全起見,食物冷凍後儘快在兩星期內吃完,食物退冰後也要立刻用掉。

而且,冰箱是家庭中用電最兇的電器,每次打開冰箱10秒,溫度就會上升5℃。

專家建議,冰箱維持七分滿和固定溫度(冷藏室溫度不高於5℃,冷凍庫不高於-18℃)、食物儘量分裝成小盒並做好分類管理、上層放熟食下層放生食,食物保鮮又可省電節能。也可在冰箱放個溫度計,定期檢測冰箱溫度是否足夠。


7 保持廚房通風乾燥


隨時讓廚房保持通風乾燥,包括注意廚房的抽油煙機、排風和排水設計是否恰當。

設計良好的廚房地板,會有一點小斜度,讓地板不易積水。你可以潑點水在地上,看水的走勢便可得知。

專長毒物學研究,主婦聯盟環保顧問陳修玲,提出多年的廚房防毒經驗:開水燒滾後,熄火打開抽油煙機,讓有毒的氯氣和三氯甲烷隨抽油煙機排出,不會飄散在室內空氣中被人體吸入。


8 砧板和抹布,用完即洗

抹布和砧板,是廚房中最易藏污納垢的地方。

別以為邊做飯邊收拾很有效率,一塊抹布擦完手又擦砧板和碗盤,細菌就跟著到處傳播。

陳修玲的做法是,在廚房多準備幾條不同功能的抹布或毛巾:最乾淨的用來擦洗乾淨的手,然後是碗盤布和流理台布,比較髒的可用來做地板擦拭布。

至於哪種砧板材質最好,目前仍未有定論,美國農業部指出,砧板的材質不是關鍵,而是怎麼善用並清洗它。

木頭砧板好用好切,可用在生食;塑膠砧板不易有刀痕,適合熟食;玻璃砧板容易清洗,但缺點是容易損壞刀具。

美國亞歷桑納大學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多麼深刻的刀痕,只要每次用過即清洗,仍然安全無虞。

但不要迷信「抗菌」的廚房產品,如抗菌砧板、抹布或刀具等。


美國疾病管制局提出報告說,這些抗菌成分可能影響孩童的免疫系統並導致過敏機會增高,並不建議使用。

無論抹布或砧板,用完立刻清洗,利用簡單的熱水和肥皂,就能達到很好的清潔殺菌效果。

除此之外還要保持乾燥,定期將抹布和砧板拿出去曬曬太陽,也能達到殺菌效果。

注重細節、要求嚴格的洪光明,提到他的「排毒廚房」時,仍難掩驕傲──除了食材講究,用不飽和的有機橄欖油、麻油、醬油和天然有機蔬果外,而且沒有微波爐,只有烤箱和蒸煮鍋。

雖然微波爐的輻射究竟是否傷害人體尚未確論,但他還是小心翼翼。

砧板是未經漂白的竹砧板;半顆籃球大的半圓型玻璃和不銹鋼碗,用來洗菜和調拌沙拉剛剛好。

他還要求刀具一定要經常用磨刀石磨到鋒利好用,否則食物的切口多,很容易感染細菌。

所有的蔬菜水果,也一定用乾淨的過濾水仔細清洗過,才不會有漂白水味。

「這些都是對身體好的投資,」洪光明頗有深意地說,照顧生活的每一剎那,未來都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作者:林貞岑  出處:康健雜誌

5個指標了解水喝夠了沒

水不是喝愈多愈好,了解每天如何正確補充足夠的水份。什麼時候該喝水?今天的水到底喝夠了沒?

什麼時候喝水?

身體要健康,就從多喝水開始。但是喝水的時間也要事先規劃。

1.每天最少要喝4次水

一天當中,第一次需要喝水是剛起床的時候,因為在大約八個小時的睡眠中,體內的水分因流汗、蒸發排出體外。因此,起床時,血液會呈缺水狀態。

為了彌補這種現象,就必須先喝水。林杰樑奉勸,清早起來運動的人先喝一杯500cc的開水後,再外出慢跑、打球,以免發生危險。「尤其是有動脈硬化或高血壓的中老年人,因為嫌半夜起來上廁所麻煩,而不敢在睡前或半夜喝水,早起後更需要喝水,」林杰樑強調。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早上6~9點,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的腦中風。原因是體內水分不足而使血液濃縮、黏稠。

此外,早起後喝水,「因為腸胃反射作用,也有助於腸道蠕動,」江守山認為,對常受便秘所苦的人來說,這是個好方法。

接著,進辦公室後,就馬上倒500cc的水,放在桌上,有空就喝,而且要在午餐前喝完。

到了下午三、四點,可利用喝下午茶時間,補充體內的水分,和鬆弛工作時的緊張、情緒。

下班回家後或是晚上睡前也要喝水,尤其是腎臟和尿路結石的人。但是,小孩、老人睡前最好避免喝水,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2.室溫的冷開水最好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很多人覺得猛灌一杯冰開水,才能清涼解渴。

但是,「冰水很容易刺激氣喘、高血壓的復發,尤其是在激烈運動後,全身的呼吸、消化系統都還在擴張中,」董氏基金會營養部主任許惠玉不贊成喝冰水,最好還是喝室溫的冷開水。

太熱的水也不宜飲用,因為就像喝熱湯一樣,會灼傷口腔、食道,造成胃部吸收減慢。

3.從容不迫的小口品嚐

正確的喝水速度,應該是一小口接一小口,從容不迫的細細品嚐,就像在口中咀嚼一般,才能達到身體吸收水分的效果。

夏天,是個喜歡親近水的季節。多喝水,讓人覺得神清氣爽,工作和生活的腳步也跟著輕快起來。


誰要多喝水?

1.女性,尤其坐辦公桌的人,平時多喝水,可遏止尿道中的細菌繁殖,避免膀胱炎。

2.痛風、尿路結石、腎臟結石的人,多喝水,可間接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體內的廢物如尿酸、結石排出體外。

3.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人,在早上6~9點,應該多喝水,以避免心肌梗塞、腦中風。

4.糖尿病的人容易感到口渴,也應該多喝水,「但是,千萬不可以喝含糖飲料,以免血糖升高,」林杰樑提醒。

5.感冒、便秘的人應該多喝水。想要減肥的人,也可以在飯前先喝水,使胃的容量變小。

誰該少喝水?

1.心臟病、腎臟病、肝硬化的人,都需要特別留意。林杰樑指出,因為這三種人的腎臟功能較差,無法排出過多的水和鹽分,容易造成水中毒。

2.水中毒的人會發生水腫,先從小腿、足踝開始,簡單的判斷方式,以手指腹按肌肉,無法馬上回復原狀,就代表是水腫。


自我測驗》你會喝水嗎?

__1)口渴就喝水?
__2)睡覺前,喝太多水,眼睛、臉會水腫?
__3)水喝太多,會水中毒?

解答:

(O)1.腦部有一個口渴中樞,當你渴時,大腦的下視丘自然的會提醒你「該喝水了」!渴了就多喝水,感到不渴時,就不必再刻意攝取,因為一個身體機能正常的人,腎臟會自動調解水分,達到平衡狀態。但是,不要在短時間內,一下子補充太大量的水,應該慢慢的喝。

(X)2.不見得和喝水有關,通常是因為吃得太鹹,水分積存在體內,只要腎臟功能正常,一般人應該不會有這樣的現象。如果擔心會水腫,睡覺前一、兩個小時不要喝水,或者睡前先上廁所。平時多攝取清淡食物和少用調味料,可減少體內過多的鈉滯留,避免留住太多水分。

(X)3.一般身體機能正常的人,很少會喝到水中毒,因為強迫喝水,會有噁心、嘔吐的不舒服感,除非是心理或精神異常的人,才可能會水中毒。

(資料來源:台北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林杰樑醫師、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江守山)

5個指標,了解你今天水喝夠了沒?

1.兩瓶1000cc的寶特瓶:李易芳營養師建議,每天準備兩個1000cc的寶特瓶,裝滿水,並且要求自己一定要喝完。

但是工作一忙起來,尤其是坐辦公桌的人,很容易忘記要喝水。究竟應該如何提醒自己多喝水呢?

將水杯擺在眼睛看得到,而且隨手可拿到的地方,可以提醒自己要多喝水。

2.尿液顏色:判斷是否喝了足夠的水,可以檢驗尿液,顏色深,就應該多喝水。

不過,江守山特別提醒,很多人容易誤以為顏色清澈如水,表示有喝夠水,其實這很可能是腎功能衰竭,根本無法排出體內廢物,最好先向醫師求證自己的腎臟是否健康。

3.尿量:林杰樑指出,也可以從尿量,來判斷自己喝的水夠不夠。一般而言,一個人一天必須排掉1400~1500cc的尿量,如果以每次膀胱儲存到約200~300cc時,就想上廁所的尿量來計算,每天必須跑洗手間5~7次,才表示已經喝了足夠的水。

4.體重:江守山指出,以每1公斤體重來換算每天應喝30cc以上的水,例如體重7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補充2100cc的水。

5.口渴:也是需要補充水分的最好指標。

小習慣,保護年輕腦

沒有人能避免老化,但個人的努力,卻能改變老化的樣貌與速度。東京大學教授石浦章一強調,多運動、多動腦,小小習慣,就能讓你的腦年輕久一點。

面對老化,你是恐懼失措,還是悲傷哀嘆?

東京大學分子生物學家石浦章一提出的主張是:自己的健康,自己守護。

他認為,世間上充滿著「這樣就能幫助保持年輕」的資訊洪流,但聰明的人會先提出疑問,再付諸行動,而不是照單全收。「愈聰明的人愈不容易老化,」他說。

石浦章一坦言,老化雖不可逆,但速度卻可能因人而異。他主張,「想要逃避生物宿命的老化命運,過著健康的生活,就必須從年輕的時候開始累積努力。」

本書以預測「你能活到幾歲」的測驗開始(見左頁)。測驗裡的問題項目,囊括了影響長壽的兩大要素:先天的遺傳,以及後天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慣。二十二個問題中,取決於遺傳的要素只有五個,證明生活習慣有相對大的影響力,老化的速度,因人而異。

石浦章一專長阿茲海默症研究,他以腦為例指出,腦的老化是從四十歲後開始。在四十歲之後,腦細胞每十年會遞減五%。腦細胞和身體其他細胞不同,出生之後,幾乎不會再增加。

但透過個別努力,可以減緩腦神經細胞的遞減速度。


小習慣抗老化

首先,光是活動身體,就能活化腦。因為運動能增加最大氧氣攝取量,幫助改善血流,運送更多氧氣到腦部;而運動訓練出更好的肌肉力量,也可以改善血液流動。

他鼓勵讀者,養成每天走一萬步的習慣。盡量在生活中增加步行的機會。

這是需要下功夫的。他以自己為例,從住處往返大學,包括在校園從研究室到教室間的移動在內,日常生活大約只能累積七千步,但如果從研究室所在的駒場校區到本鄉校區去辦事或上課,往返加起來,就可以達到一萬兩千步。

他鼓勵上班族在下班時走一個車站的距離再搭電車;搭公車,則可以選擇上班或下班時間,捨公車直接步行上班或回家。一點點的不同,就能帶來改變。

另一個幫助減緩老化的方法,則是多動腦。

例如,和記憶力衰退有關的,是腦中掌管短期記憶的海馬體。但精神的強烈衝擊和壓力,會造成海馬體死亡。因此,他建議,要避免壓力、避免食用易引起血管障礙的食物、保持適度運動習慣外,更該抱著好奇心學習新事物,過積極而多刺激的生活。這可以讓海馬體的神經細胞因經常使用而不至死去,甚至促進海馬體神經細胞增殖。

石浦章一還特別提出,頭腦是一個只要接收到負擔,就能夠不斷發揮能力的部位,而且只要學會一件事,下次再做相同事情的時候,腦就能節省力氣。

因此,不僅十歲前的學習要認真,在能力發揮的黃金時期,也就是三十、 四十歲時,更要將腦袋用到極致,五十歲之後,頭腦才能繼續維持實力。

性格決定腦靈不靈光

性格也會影響腦部的機能運作。和性格相關、且最容易造成問題的,是處理壓力的方式。石浦章一指出,比較沒有壓力,性格輕鬆的人似乎比較長壽;而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會感到壓力,遲遲無法排解的人,不但容易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頭腦也容易變得不靈光。

從運動、腦的結構、人的意志和性格幾個層面來分析腦的老化,證明了:沒有人能避免老化,但個人選擇與努力,卻可以改變老化的樣貌與速度。

小測驗  你能活幾歲?

請回答以下問題,將所有項目全部合計之後,再以79歲加減,即為預測壽命。

例:回答問題後總分為「+4」,則預測可活的壽命為79+4=83歲。

1. 你現在幾歲?30~50歲(+2),51~70歲(+4)。

2. 女性(+6)。

3. 居住在二百萬人以上的都會(-2),一萬人以下的城鎮(+4)。

4. 祖父母其中一人的壽命超過85歲(+2),祖父母兩人的壽命都超過80歲(+6)。

5. 父母親其中一人在50歲前罹患心臟疾病死亡(-4)。

6. 兄弟姐妹或雙親不到50歲就罹患癌症、心臟疾病、糖尿病(-3)。

7. 年收入在一千萬日圓(約三百萬台幣)以上者(-2)。

8. 大學畢業(+1),研究所畢業(+2)。

9. 65歲以上,目前仍在工作(+3)。

10. 有配偶或男女朋友(+5)。

11. 目前單身(-3)。

12. 單身時間已經持續十年以上,每十年(-3)。但從25歲開始起算。

13. 從事辦公室工作(-3),從事體力工作(+3)。

14. 保持每週五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習慣(+4),每週二~三次(+2)。

15. 每天睡十小時以上(-4)。

16. 性格屬於放鬆型(+3),緊張型(-3)。

17. 現在覺得幸福(+1),現在覺得不幸(-2)。

18. 最近一年曾經因為超速被舉發(-1)。

19. 每天飲酒量超過一合(180ml)(-1)。

20. 每天吸菸量在二盒以上(-8),一~二盒(-6),半盒~一盒者(-3)。

21. 超過標準體重*20公斤以上(-8),超過10~20公斤(-4),超過5~10公斤(-2)。

22. 超過40歲的女性,每年定期到婦產科檢查者(+2)。

*註:標準體重有幾種計算方式,目前全球的基準是BMI。BMI的計算方式為體重(kg)÷身高(m)÷身高(m)。標準體重則以BMI22來計算,即22×身高(m)×身高(m)。例如,如果身高是170公分,22×1.7×1.7=63.58kg則為標準體重。

書名:《年輕腦的10個生活習慣》
作者:石浦章一
譯者:洪逸慧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出版日期:2010年9月2日

長保青春八大祕訣 抗老,從「內在」做起

年過四十卻青春依舊的女星,總是成為新聞焦點;肉毒桿菌、玻尿酸,不僅是女性,連男性也流行起抗老微整形。全民抗老聖戰,除了面子,更重要的是裡子!從眼睛、腸胃到骨骼,忙碌的現代人,年輕的外表下,身體卻已快速老化。打贏這場抗老聖戰,從「內在」做起,更根本也更有效!

廣告教父、五十九歲的偉太廣告董事長孫大偉,上星期突發腦溢血,緊急送往國泰醫院手術。

他有家族遺傳的心臟問題,四哥在四十九歲時因心肌梗塞去世。二○○三年,他陪好友陳昇到台東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時心肌梗塞發作,連夜送回台北,全身直冒冷汗,心臟疼得無法入睡,緊急做了心導管手術。從發病到手術完成已經過了十八小時,孫大偉左半邊的心肌因缺氧而嚴重受損。

孫大偉壯年罹病,人生旅程少說還有三分之一,學習和受損害的身體相處,成了他的新課題。

他重新開始學習認識自己的心臟、肺臟功能,放慢生活步調,也積極做復健。

孫大偉在心臟出問題之後三年,實現堅持了四十多年的夢想,騎單車環島。「我盡力找平衡點,做了很多妥協、準備,絕不是莽夫,」他對勸阻的親友說。

他一週三次進行兩小時的運動,鍛鍊體能,九月底,帶著心臟監測器上路,最後,比預定提早十天完成挑戰。去年,他又跟著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挑戰「京騎滬動」一六六八公里的單車長征,在這之前,他花了幾個月時間,在振興心臟功能重建中心訓練,以嚴格的紀律要求自己。

孫大偉鍛鍊了受損的心,卻沒想到,這次要照顧的,變成了腦。


顧了面子,失了裡子


容顏未老而身體先衰,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找到和提早老化的器官相處、呵護的方法,可能是我們最迫切的課題。

特別是,當六十五歲以上族群正式跨越總人口七%,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時,抗老回春,已成為現代人的聖戰。

然而,台灣人的抗老,卻只做半套,顧了「外」戰(面子),疏忽了「內」戰(裡子)。內在器官與身體機能,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與高壓生活方式,提早衰老。

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二十八年的癌症,這幾年就出現令人擔憂的年輕化趨勢。

衛生署去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國人食道癌的死亡中位數,十年間就提前了八歲。乳癌防治基金會護理師劉羽芬也分析,台灣乳癌的發生年齡,更平均比歐美少十歲。

糖尿病患者的年齡也在逐年下降中。


馬偕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簡銘男指出,糖尿病的好發年齡,男性在四十到四十九歲;女性多在五十到五十九歲間發生。這幾年,不僅出現二、 三十歲年輕患者,甚至,六到十八歲的學齡兒童、青少年,罹患糖尿病的案例也愈來愈多。

二○○三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莊立民曾對六到十八歲的中小學童進行普查,發現其中罹患糖尿病的學童裡,一半以上是第二型糖尿病,且多數有肥胖的體型。

「第二型糖尿病以前認為是中老年人的疾病,」簡銘男說,「但因為飲食習慣變差,造成學童因肥胖導致胰島素阻抗,血糖控制不良。」

新陳代謝之外,從眼睛、牙齒、筋骨、頭腦到心血管、肝腎等器官,都在忙碌、壓力之下,疏於「抗老」,呈現超乎實際年齡不該有的老態。台灣的青壯年,慢慢變成「young皮老骨」。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從門診中,也注意到心臟病年輕化的走向。他有位在竹科上班的病人,每天工作「不知道多少小時」,壓力大,沒有時間運動,又不控制體重,三十幾歲就心臟病發作,裝了七根支架。

「也許是吃得愈來愈好,發病年齡就往下降,」他說,十大死因中,心臟病的排名,年年向上提升,目前僅次於癌症。


一把老骨頭的年輕人

根據衛生署去年十大死因的統計,二十五至四十四歲壯年死亡人口中死於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者,就達到六.五%。


這樣未老先衰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一般女性多在五十歲停經前後期,才有骨質疏鬆的症狀,但現在二、 三十歲女性卻普遍有骨質疏鬆。奧斯卡影后葛妮絲派特洛,不過三十七歲,上星期傳出罹患骨質疏鬆症。專家認為,這是長期維生素D攝取不足和運動過度造成。

資深物理治療師陳漪靜看過二十幾歲的人因為長期偏食,只吃喜歡吃的,如碳酸飲料,不運動,也不補充含鈣食物,在X光的照射下,就是一把七、 八十歲老骨頭。

「年輕人(骨質流失)搞不好比老太太還嚴重,」陳漪靜說。「常在復健科看到年輕人跌倒時,手撐一下,就骨折了。」

另外一種常見的老化,發生在眼睛。

三年前,一份針對五十名眼科醫師的調查指出,四成五的受訪醫師同意老花眼已有年輕化的現象。彰化秀傳醫院眼科門診針對民國九十四至九十六年事審案例(健保局對五十五歲以下進行白內障手術者要求事先提出報告)統計,發現五十五歲以下就進行白內障手術的人數,三年成長近一倍。

四十二歲的新聞編譯古先生,去年發現得了白內障。從發現有白內障,到惡化為原來近視度數的兩倍(近一千六百度)、必須開刀,僅僅半年時間。

他辭去工作,動了手術,裝上人工水晶體。白內障的問題解決了,卻帶來老化的副作用。他一眼老花、一眼近視,花了一段時間調適,日常生活沒有問題,但無法長時間使用電腦。這和他過去要七個小時專心盯著兩個電腦螢幕的生活,大異其趣。

「以後不會再做那麼依賴眼力的工作了,」在問到未來工作怎麼辦時,他這樣說。

年紀輕輕而髮蒼蒼、視茫茫、齒牙動搖,身體器官比外表老得更快,就像新車安裝了舊引擎,跑不了多久,就會熄火。真正的抗老,是由內而起,認真保養身體內部的引擎。


器官「太操了」


專家認為,身體提早老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器官「太操了」。


陳漪靜深有體會。她的門診裡,有位三十五歲的企業老闆,因身負多家公司的經營重任,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持續多年。他的肌肉僵硬緊繃,全身沒有一處不痛,總是忍痛去上班。他和陳漪靜說,「如果不來治療,就覺得快死了。」情況嚴重時,他一星期會來找陳漪靜三次。

「身體就像電池充滿了電,等用到空了才要回充,是很危險的,」陳漪靜認為現代人把身體當機器用,忘了就算是機器也有保養期,要適時休息,忽略身體是有極限的。

腦,也是被過度使用的受害者。一○四人力銀行今年六月針對一千多位三十至四十五歲上班族做腦力大調查,發現這群上班族平均大腦年齡竟有五十二歲,原因就出在壓力大、工作超時,又沒有適當的睡眠與營養。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觀察,現代人常常一心多用,當想處理的事情超過腦容量,就會覺得記憶力大不如前。這其實是因為無法專心只做一件事,通路打結,處理速度變慢,就像老化一樣。

仗著年輕有本錢,不理會身體發出警訊,也會造成提早老化。身體有該休息的時間表、必須的營養比例。任性而為,不加節制,將使身體脫離自然老化的節奏。


出版社編輯吳先生,不過三十出頭,就過著每晚三、 四點睡的日夜顛倒生活。截稿日之前,他更常整晚熬夜,隔天再補眠。

「會覺得自己不像三十歲的人,睡起來還是很累,」他形容。

他睡眠時間不定,又常吃高油高脂肪的豬腳滷肉飯,且「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注意攝取蔬菜水果,也總以可樂代替水。

去年,他因長期疲倦、腹部漲痛求診,才發現沒有病毒帶原的肝臟已經慢性發炎,還有腎結石,肝和腎都已部份纖維化。有一度,他的肝指數飆升到兩百多,逼近猛爆性肝炎的危險區。

精神與身體過度緊繃,更會快速消耗身體。

四十歲的何萬樹,在飯店擔任洗衣房經理,身上的酸痛,已經持續十年了。

儘管大部份的洗衣工作都能以機器取代,但有些步驟,如拿著兩公斤的工業用熨斗燙衣;或用力拉一次可以洗一百公斤、工業用洗衣機裡糾結的厚重床單等,還是需要人工操作。

他這幾年,因為全身緊繃、酸痛,每個月要按摩八到十次,還要泡溫泉求放鬆,或找醫師吃止痛藥、肌肉鬆弛劑。「肌肉壓下去都是硬的,不會彈起來,」他說。

即便升任管理職,自我要求高的何萬樹還是習慣親力親為,甚至因為管理的事情多了,精神更加緊繃。「我常是手在做事、眼睛在瞪、嘴巴在罵,」他苦笑說,回到家,又常因為想公司的事,半夜醒來,「體力、腦力都在交雜。」

莫名的緊張,讓他有時覺得思考力減退,常常頓了十秒,就是想不起事情。「十幾年前,人家就叫我阿伯,」他苦笑說。


自己掌握老化的速度

一抹皺紋、一點淡斑,就讓人想求助脈衝光、膠原蛋白、肉毒桿菌這些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美容名詞。但是,面對老化,重要的是學習掌握老化的節奏。抗老,不僅要從年輕開始,更要由內而外,不淪於表面。

東京大學分子生物學教授石浦章一研究,從二十歲起,不論能否察覺,各種老化現象就陸續發生。但「老化現象都有相當大的個別差異,」且「環境因素的影響,大於遺傳因素。」

「不只是外表要年輕,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身體健康,」對抗老規劃也有一套深刻理論的趨勢大師大前研一,三星期前來台談抗老商機時指出,對長壽日本人的挑戰是︰如何活得高齡又活躍?

這問題,對平均餘命不斷成長的台灣人來說,一樣重要。


管理壓力、維持正常作息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儘管是老生常談,卻是不變法則。

其中,控制體重,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關鍵。因為它引發一連串問題,也啟動其他器官快速老化的扭閥。


洪惠風指出,從十幾歲開始,動脈原就以○.○四至○.○五毫米的速度,變得愈來愈厚,三高的人,老化速度會更快。

一旦心血管硬化,除了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外,也會影響其他器官的功能。「到末期,腦的供應不夠,反應就慢一點;血液不到心臟,腎臟功能就變差;如果血液不到腳,走路走的距離就短了。」

王培寧也指出,研究已經發現,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阻塞的問題,的確會影響腦部的代謝與神經活性。

正視身體傳出的警訊

更關鍵的是,要正視身體傳遞的警訊,調整生活。


一位六十三年次的科技公司業務,因常在外面跑,每每以速食、泡麵或油炸物填肚子,頻繁發生的胃痛,也總是置之不理,到藥局買藥隨便打發。有天發現肚子突然大得誇張,轉到大醫院,才發現是大腸癌末期引起的腹部積水,治療一個月後,就過世了。

這家電子科技公司的健康管理師回憶這個令人遺憾的案例時,直感嘆「太輕忽了」。她說,腹痛只要治療超過兩星期沒有起色,就該警覺,要做進一步檢查。

不老的外表,配上鐵打的身體,是人類幾千年來不斷追求的聖杯。這場抗老聖戰,我們很難打贏,但至少,在攘「外」的同時,也別忘了先安「內」。              

抗老關鍵:四十歲!認真看待身體警訊

作者:謝明玲  出處:天下雜誌 2010/09

去年八月的一個星期四,三十九歲的台灣愛普生品牌暨信賴經營室協理王玲珉,躺在急診室外的病床上,吊著點滴,一邊打電話給同事,告知自己晚上八點就要開刀,切掉有膽結石的膽囊。她原本只是回診,沒預期要動手術,辦公室的電腦還開著。

一年三次身體危機,學到教訓

她趕著開刀,是因為下週二要到日本出差。星期六出院,她隔週一帶著四個還貼著紗布的嶄新傷口,手提電腦扛在肩膀上,跳進計程車,照常進辦公室。

當天晚上,丈夫反對她出差,王玲珉哭了,但堅持要去。她告訴丈夫,會很好地回來。「在那個位置上,你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自己去做,」王玲珉說,「我有點逞強,想證明自己做得到。」


她認真工作。去年,她和另外三個同仁就完成了六十四件案子,而且事事不願輕忽。她總是在想工作,包包裡有兩本記事本,一本空白的,隨時讓她記錄坐車時、或睡夢中突然出現的工作想法。

她總是把生命排很滿。工作的空檔,跟會話老師學日文;去年年休也不休息,跑到台北當代藝術館擔任志工和導覽員。

每個週末,她一早出發到台中看週間讓媽媽照顧的五歲女兒,直到星期天深夜才回台北,沒有一個週末不下去,「這是我對她的承諾,」她說。

工作、家庭、生活,她無一不做到圓滿。

醫生告訴她,老年人才會得膽結石,年紀輕的患者,除了吃得過份油膩,通常都是像她這樣壓力太大和過勞。

沒了膽,王玲珉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依舊加班、忙碌。去年底,上腹部又持續疼痛,一檢查,才發現是胃潰瘍,穿了兩個洞。

王玲珉雖然接受治療,也控制了飲食,還是繼續忙碌。今年四月她連續出差三星期,行程緊湊到同事不知道什麼時間能遇上她,把機票給她。

結果,五月的一天晚上,她劇烈腹痛,疼痛穿過後背,嘔吐了也無法緩解。送急診檢查,原來是胰臟發炎了。醫生問她愛喝酒嗎?愛抽煙嗎?愛喝咖啡嗎?答案全是否定。醫生最後判定,是長期的緊繃,身體無法放鬆。

一年內,身體三次出狀況,她總算學乖了。

她開始一週三天去健身房。以前回家後,還會繼續工作到半夜,「忘我」到連丈夫喊她,她都要求丈夫不要講話。現在,晚上十一點,丈夫會提醒她「肝在排毒了,」接著,她會看十五到二十分鐘的電視,讓自己放空,十一點半前,一定睡覺。

平時,她也彈鋼琴抒壓。在全力投入完成一首奏鳴曲的時候,心思能暫時抽離,完全專心在音樂上。

進入四十大關的這一年,王玲珉走過崎嶇關卡,卻也重新思索生命的內外平衡。



年過三十,認真看待身體警訊

不過三十出頭,非玩不可創意文化總監、藝人郎祖筠的弟弟郎祖明 ,開始出現劇烈頭痛,吞了各種止痛藥都緩解不了。那痛像要爆裂,痛得他想吐、直冒冷汗,甚至去撞牆。

一次他痛到嚴重暈眩。昏天黑地中,劇團同事趕緊送他到台大醫院急診。他後來還曾來回急診兩、三次,吊點滴、吃強效止痛藥;且每次都伴隨著超高血壓,收縮壓在150、160mmHg左右,比正常的120高出許多。

郎祖明外表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雖有家族高血壓病史,但是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讓身體提早發生問題。

他在紙風車、綠光劇團時,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各地跑場。晚上演出後總續攤吃宵夜、喝酒。這樣的日子過了五年。他二十五歲退伍時六十五公斤,五年後,一百七十六公分的他,胖到八十五公斤。

擔任團長的他習慣早起,不管前一夜熬多晚,隔天一定九點到辦公室,也因此長期睡眠不足。


「當生活不正常,身體就會告訴你一些訊息,」今年四十歲的郎祖明,提早體會看不見的老化帶來的痛苦,比一般人更敏銳警覺身體的變化。

後來他刻意減重,減了十公斤;接著調整生活作息,十二點、一點就上床睡覺,除非必要的應酬,也不喝酒。這幾年,他更提醒自己定期做健康檢查。除了有輕微的脂肪肝,血壓在忙碌時還是偏高,但頭痛的問題已經改善許多。

前年他做健康檢查,卻發現骨質密度大大降低。醫生告訴他,應該是咖啡喝太多。他很認真的看待這健康檢查報告上的紅字。於是,他從把咖啡當水喝,可以把喝的咖啡易開罐在座位邊排成塔,到控制自己一天一杯。

另一個他改變的動力,則來自於小三的兒子。「我很愛陪他去運動,打棒球、踢足球,」他說,他怕自己不好好照顧身體,有一天會動不了。「他就一個人。我不陪他,誰陪他?」

未滿四十,郎祖明學習認真對待身體傳達的訊息。

食道癌、乳癌年輕化 六大建議 預防青年罹癌

以為年輕就不會得癌症嗎?下面兩組數字,會讓你徹底改觀。

衛生署公布最新《九十八年度死因統計》,十年來,食道癌是唯一死亡年齡中位數減少的癌症。民國八十八年食道癌死亡年齡中位數是六十六歲,到了九十八年變成五十八歲,驟降八歲。

食道癌死亡年齡年輕化,乳癌則是發生率年輕化。乳癌防治基金會研究發現,台灣乳癌發生年齡較歐美提早十年。歐美罹患乳癌年齡集中在五十歲到六十歲,台灣卻是落在四十歲到四十九歲之間。

食道癌以男性患者居多,乳癌則是女性,這兩個襲擊年輕男女的癌症為什麼有年輕化的趨勢?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邱仲峯表示,醫界對於食道癌年輕化現象尚無定論,但多數認為是後天生活不良習慣造成,主要原因應是現代人不當的飲食習慣。

根據高雄長庚醫院癌症中心網站,食道癌的致病因子包括抽菸、喝酒、嚼檳榔、含亞硝胺之食物、發霉的食物、熱茶、缺乏蔬果、礦物質、維生素等。如果民眾抽菸加上喝酒,得到食道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九倍,若是再加上嚼檳榔,機率更高達六十倍。

邱仲峯說,導致食道癌的致癌因子愈來愈多,再加上食道癌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是在腫瘤大到佔據整個食道管腔,無法吞嚥時才就診,發現太晚,就很難治癒,死亡率很高。
乳癌檢測人數不到兩成

今年台北市各大醫院忙著衝刺「業績」,提高乳癌篩檢的人數。因為罹患乳癌人數不但逐年增加,還有年輕化現象,台灣符合乳房攝影篩檢條件、但是真正有做篩檢的人數才二○%。這樣的落差讓台北市政府在今年大力推廣乳房檢測,每家醫院都有篩檢人數配額。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兼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的張金堅說,美國罹患乳癌患者,小於三十五歲的比例,佔所有乳癌人口僅二%到四%,「但是台灣是六%到九%,是美國的二到三倍。」

張金堅認為,其一原因應是東西方基因差異。台灣五十歲以上的女性乳癌分子中的陽性荷爾蒙接受體與美國同齡女性相當,但是五十歲以下的則較同齡美國女性多。


肉食、甜食、肥胖易致乳癌

乳癌年輕化另一個可能原因是,飲食西化。邱仲峯說,油脂會在女生身體變成荷爾蒙,荷爾蒙會刺激身體乳房,提高罹患乳癌機會。根據《乳房照護診治全書》,吃肉類、甜食比例高,罹患乳癌的機率是飲食多蔬菜女性的兩倍。這本書還提到,體重過重也會增加罹患乳癌機率。同樣身高的兩位女性,六十三公斤的女性比五十公斤的婦女多兩倍機率。醫界對於食道癌、乳癌年輕化尚未有清楚的解釋,但是醫師普遍提出三種建議,可以降低罹癌機率。
六大建議  遠離癌症

三個防範食道癌的建議:

一,禁酒、菸、檳榔。二,少食用過熱食物。愛喝熱湯、吃火鍋會增加食道癌細胞風險。三,勿輕忽吞嚥困難症狀。不少食道癌患者初期吞嚥不舒服,以為是感冒,到了耳鼻喉科檢查,「但是耳鼻喉科醫師只能看到喉嚨,看不到食道,真正該做的是去腸胃科做內視鏡檢查,」邱仲峯提醒。

三個防範乳癌的建議:

一,定期到醫院檢測。各年齡的女性每個月月經後第五天到第七天乳房自我檢查,停經女性,每月固定一天自我檢查。四十至四十四歲,二等親內有乳癌患者,政府補助每兩年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四十五歲至六十九歲,每年免費乳房X光攝影。

二,降低油脂攝取量。三,除非必要,少用含有荷爾蒙的藥物或化妝品。有些人因為骨質疏鬆等問題,必須服用含荷爾蒙藥物,邱仲峯建議,最好不要長期使用,可以搭配含有荷爾蒙的豆類食品。

西藥的危害

作者:佛羅里達州 倪海廈中醫師

有許多中國人目前已經被西醫弄成藥罐子而不自知,更有人為此沾沾自喜,還暗自慶幸因為找西醫看病、做健康檢查,提早發現病情因而有效的做了控制,以為就沒事了,哪裡知道這正是惡夢的開始,你的人生自此已經灰暗無趣,大限也提前到,壽命減短就是因為你自己的無知與迷信造成的。我寫此篇文章就是要發起一如民國前的鴉片戰爭一樣,我所謂的現代藥害革命,我想罵醒你;為了救你,只有用較激烈的言詞了。
在臨床上我每天都有一大堆藥罐子病人來看我,美國人的態度是恨死西藥,因為他們太了解西藥了,他們是因為在了解中醫之前無從選擇之下才吃的,現在由於有中醫的幫助,人人都很高興可以擺脫西藥的控制與副作用;讀者只要用心的去看每一種西藥的說明,你就會了解有多可怕了,反而是中國人一直在迷信西藥,自民國初年五四運動之後,中國提倡全盤西化的結果,把傳統中醫否定了,一些自認為是知識份子人,在完全不了解中醫學的優點之下,把中醫也否定掉了,這是「劣等人」。有兩種人是完全無知的,一類人是看不懂英文說明、聽不懂新聞報導,另一類是根本不想去知道,抱著駝鳥精神,不聽也不看,從不自別人身上發生的真實案例吸取到教訓,這是「愚」,按照中國的算法,「愚比「劣」稍好一點。以下我提出一些常見的問題,讓讀者了解問題有多嚴重。

高血壓的藥物控制
許多人在被西醫宣佈有高血壓時,當場血壓就更高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開始服用降血壓藥,因為西醫告訴他不吃就會中風,從此病人惡夢就開始了;這類笨蛋只迷信西醫是對的,完全不懂西醫學是什麼,就去盲從醫師的指示,諸位只要稍微深入的想一下,告訴你有高血壓的醫師,有沒有同時告訴你為什麼你有高血壓?是什麼原因造成你有高血壓?如果沒有告訴你為什麼?或者也不知道為什麼你有高血壓?那就是說你相信一位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怎麼回事的醫師的話,就開始一直吃他的藥,你不是笨蛋是什麼?你不是迷信是什麼?
幾乎所有降血壓的藥都是利尿劑,會讓你的腎功能下降,而中醫認為腎主骨,其華在髮、開竅在耳、司記憶、主先天(壽命多長),這就是現在人們會得到骨質疏鬆症、老人癡呆症、掉頭髮、聽力減退、壽命變短的原因,性功能同時下降;更且因為西藥都是屬酸性,而酸性會破壞血管壁組織,容易造成血管破裂,也就是說服用高血壓藥物的病患將更容易得到中風與心臟病,不吃的病患反而不會得到這類疾病。
血壓根本是沒有標準的,每天都不一樣,隨著心情而起伏不定,也隨著運動多少而不一定,西醫的標準根本是藥廠自己定出來的,為了想賣藥賺錢,因此訂出標準,有病名才有名目去賣藥,還裝著很慈悲的說是為了預防你得到中風與心臟病而賣給你的,試問世上有多少人一直吃降血壓藥,結果還是中風了?真正如果有效的話,根本沒人中風了,那台灣前行政院長孫運璿是假的中風了,對不?

血糖過高的病人

健康檢查時,醫師告訴你血糖過高,要你立刻開始服用降血糖的藥物,然後告訴你不控制血糖的話易導致心臟病,嚴重時會得到青光眼,嚇死人是西醫師在醫學院受教育時一直被灌輸在腦中的直覺反應,這些被西藥廠洗腦的醫師不知不覺中就成為西藥的強力推銷員而不自知。
而我在臨床上所得到的心得卻完全與它相反,中醫認為治糖尿病就必須先加強腎臟功能,高血糖必須先擊潰腎臟之後,然後才會對心臟造成威脅;而所有的西藥都傷害腎臟,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藥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臟病。
肝開竅在眼睛,也就是說中醫認為只要肝臟好就不會有眼疾,根本與高血糖無關,由於服用西藥或註射胰島素會造成肝臟的損壞,因此才會得到青光眼。
我有許多病人是糖尿病患來求診,每位病患都有按照西醫指示服藥,其結果都有心臟問題、也都有眼睛問題,美國人由於太了解西藥的後遺症,對西藥是恨之入骨;現在中醫逐漸成為美國醫學主流,他們一有選擇後幾乎一面的倒向中醫,想盡辦法斷絕西藥,再難喝的中藥都接受。
再者降血糖的藥根本就是騙局一場,我解釋給諸位聽,你拿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一個放滿水、一個放半杯水,然後同時加等量的糖入內,結果是半杯水的會較甜對不?那現在想要兩杯水甜度一樣的話,請問你是選擇把半杯水的杯子加滿水呢?還是選擇發明降糖的藥來降低血糖呢?按照物質不滅定律,你使用降血糖藥之後你以為血糖下降了,你就錯了,血糖根本沒有消失,多餘的血糖就開始屯積在你的腳部,就好像糖積在杯底一樣,其結果就是雙足潰爛,你等著截肢吧!
前台灣總統蔣經國先生就是受害者,如果你知道此案例,但是你卻沒有學到教訓,還是一樣的重蹈覆轍,你真是笨死的。還有服用中藥的病人要知道,當藥力在清除雙足累積多年的舊血糖時,會有短時期的高血糖現像出現,這是很正常的。你應該每天多運動直到出汗為止,不要吃白米、或麵食類、及根莖類的蔬菜,多喝茶、多吃葉菜類、及糙米,加上多運動來自然的燃燒多餘糖份,如果因為血糖高而回去打胰島素就前功盡棄了。
至於高血糖會持續多久?就要看你使用多少年的藥物控制,越多年自然越多的糖累積在雙腳內,而這些舊糖多年以來從未排出體外過,自然在吃中藥之後會回流到身上,就會須要比較常的時間來消化它,每個人都不一樣的;如果有人認為是中藥造成血糖高的原因,很簡單你只要把同樣的藥讓你周圍的人服用看看血糖是否會高,就知道了。中藥都是純鹼性,在純鹼性的環境裡是沒有細菌與病毒的,我們根本沒有任何中藥會讓血糖上升的。

膽固醇過高的人
西醫會告訴你要服用Lipitor或Zocor來降低它,接著以引發心臟病來嚇唬你,愚昧的人就被嚇到了,立刻就遵照醫師指示服用,從此另一個惡夢又開始了;Lipitor與Zocor會造成短期記憶喪失,又損傷肝臟及腎臟,非常多的副作用。由於任何西藥都具有酸性的本質,因此會造成胰臟癌的機會大增。
我在臨床上只是讓病人停止吃零食三星期,病人的膽固醇就降下200以上,根本連中藥都尚未使用,這類只是由於病人好吃零食造成的問題,卻被西醫強化成高膽固醇會造成心臟病的嚇人辭句,被嚇到的病人根本忘掉要問醫師到底膽固醇由何而來的?
關於膽固醇這是最爛的西醫研究之一,我再說一遍,西醫學是強立名目,界定病理名詞,才有名目運用假慈悲來賣藥賺錢的一種商業行為。

三酸甘油脂過高的人

此類問題是因為吃油炸食物過多及過胖造成的,只要停止吃油炸食物及減肥就可以了;然而西醫卻小題大做,又找到理由來奴役病人,威脅病人如果不吃控制藥物就會發心臟病,於是病人又增加了藥物,許多人還因此給嚇出心臟病來。
我治過許多此類病患,開一些清肝的藥給病人,三酸甘油脂就下降了:因為肝是心之母,一但肝臟代謝毒素功能下降, 自然有不乾淨的血進入心臟,對心臟造成威脅,從而引發心臟病。

吃西方多種滋補營養藥物的人
這類人是最無知而且愚昧的蠢蛋,所有西方的營養學之研發,主要目的是要讓大家購買,才有錢賺。因為美國沒有文化,它們以工作效率為第一,一切講究快速,因此很少人自己每天煮飯,也不去研究如何煮好吃的食物,所有的速食應運而生;當然此類食物缺乏很多應該有的營養,於是營養補充劑就開始發展起來,實際上這些營養成分很高的藥不但對身體完全無助,反而會去餵食癌細胞、細菌、濾過性病毒,使病情更加嚴重,使美國人過胖、掉髮、皮膚乾燥。
例如以鈣片為例,從未有任何證據顯示鈣片可以幫助增強人體骨骼,反而是吃多鈣片會使骨骼更脆更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症,而且副作用是造成腎結石;而維他命C片更爛,婦女們服用它的目的是想皮膚美白,但是結果是多服維他命C片會支援乳癌細胞的成長,其他不勝枚舉。
我們應該多食用天然食物,有機蔬果絕對是正確的,要美白多喝自然的橘子汁最好。
均衡的營養是要依靠選取的食物而定,不挑食是必要的,中國人花了五千年以上的時間來研究吃食,到目前為止根本已經是習慣成自然,自然的營養均衡來自祖父母的傳承,完全不需要再仰賴外來的錯誤知識,現今的中國人誤把科技當科學,一昧的崇西洋,只要是老美說的都是對的,殊不知美國人才是真正需要來向中國人請教學習如何煮中國食物,這類蠢蛋以為每天吃它就會健康,其結果根本就是得到更多的不治之症,反而死得更快,請看下篇報導就是証明。

服用阿斯匹林的人
 

許多人被西醫告知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預防心臟病,這是完全錯誤的;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來自America Medical Association說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預防心臟病,反而有許多證據顯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你會有超過85%的機會得到胰臟癌,因為它是一種強酸劑。酸性對人體破壞最大,鹼性體質最好,不但長壽而且完全沒有病痛,要成為鹼性體質非常簡單,立刻停止喝咖啡,不吃甜食,拒絕冰淇淋、可樂,完全斷絕糖果、餅乾類的零食,多喝茶,多吃自然有機蔬果,一段時間之後體質就改變了。你不聽我的建議,那天你得到胃癌或淋巴腺癌、胰臟癌,再來找我也可以的,請記住在鹼的環境裡,是沒有病毒與細菌及癌細胞的。

胃酸過高反逆食道的人
這個極普遍的問題,連身為腸胃科的西醫都答不出來,到底胃酸反逆因何而來的?我告訴諸位,這根本是病患自己製造出來的;你只要多吃甜食,多喝咖啡,多吃冰淇淋,多喝可樂,一下子胃酸就來了。
由於現在市面上都是使用人工糖來製作甜食,而人工糖的顆粒極小,會如同維他命片一樣的餵食細菌及濾過性病毒,它們吃了之後就排出酸性的糞便,這就是胃酸的來源;許多病患為這問題來找我,我只告訴他們這原因,根本藥都還沒有開,病人就好了;反觀西醫小題大做,開Previcid給病人去中和胃酸,這類傷肝的藥物,不但要吃一輩子,其結果病人胃酸照舊反而更壞,而且由於長期未治好,終於把食道燒傷,結果就是食道癌、胃癌、或淋巴癌、或胰臟癌,還會引起鋁中毒,產生腦神經損壞,甚至與柏金生氏症有關,副作用不勝枚舉!

服用女性賀爾蒙的太太們要注意

面臨更年期的婦女。常被西醫告知要服用賀爾蒙替代品。否則會得到骨質疏鬆症;這些胡說八道的話,不知嚇傻了多少無知的婦女。
中國五千年以來從未有人得到骨質疏鬆症,我們過去也沒有使用任何的賀爾蒙替代品,也有許多美國老太太來找我看此病,她們一致的說同樣的話,要我告訴病人千萬不要相信服用賀爾蒙替代品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因為她們最少的都服十年以上,最多的有服超過三十年的,而結果是每個人都得到全身性的骨質疏鬆症。
因此我的結論是:妳繼續服用女性賀爾蒙替代品,妳一定會得到骨質疏鬆症,不吃反而沒事,多吃則會得到骨質疏鬆症及心臟病、乳癌等疾病。我從未聽說有女人因為更年期不適而死的,但是我卻見到許多女人因為吃女性賀爾蒙而死於心臟病或乳癌的。
更年期的不適症狀原因都是因為心臟不好造成的,只要把心臟保護好就沒有任何症狀會出現的,因為無法忍耐更年期不適的女人們,小題大做的去服女性賀爾蒙,反而死得很快因此看到此篇文章的女子一定要醒過來,立刻停止服女性賀爾蒙。
還有鈣片最爛,這類差到極點的營養研究,不斷的鼓勵人們吃鈣片,不但不能補骨,反而會造成骨質的破壞,還會產生腎結石的後遺症,最好補充鈣質的食物是多喝豆漿、多吃小魚乾等自然食物就永遠不會得到骨質疏鬆症了。

乳房稍有硬塊就急著做切片的無知婦女

這類蠢蛋都是迷信西醫的藥罐子,因為西醫說如果及早發現就可以治好而且可以預防。於是這些藥罐子們就開始一連串的惡夢了, 諸君試想:我把一個雞蛋拿來做蛋黃切片,結果如何?又再連續幾次做同樣的切片後,這個雞蛋會變成什麼樣子? 結果一定腐爛掉了。
乳癌就是一種壓制不住的靡爛,其末期非常的惡臭,曾有此類病患到我診所,結果此惡臭在室內連續一星期才散去。女人會得到乳癌的原因,90%是每年去西醫那做乳房健康檢查造成的;另外10%是被自己一直吃西藥傷到心臟引發出來的。
已經不曉得有多少中國蠢蛋,因為一直服用西藥抗生素、止痛藥、維他命,結果造成腎衰竭或心臟病的人,直到翹辨子前還在讚揚西藥好,沒有西藥早就死了;請這些蠢蛋醒醒吧!殺死妳的就是西藥,讓你遭受病痛的也是西藥,讓你生活在疾病的陰霾下也是西醫,整天讓你擔心受怕的也是西醫。
猶記得一年前英國很有名的熱門合唱團Bee Gees的Morries Gib,年僅54歲,結果因為小腸套疊在一起,造成腹痛半夜送急診,結果開刀就死在手術台上;上星期麥當勞總裁突發心臟病就死在會議上,年僅60歲。這些有錢人就是因為有買最好的醫療保險,才會死掉的,如果沒有錢,也沒有保險,那Morries Gib就會躺在家中床上,修養三天直到腸子排氣出後,自然就好了;麥當勞總裁也沒有錢買零食吃,需要不斷的勞動來換取生活費,因為大量的勞動與少量的食物,沒有多餘的錢買零食,也沒有醫療保險,因為西醫的心臟檢查如EKG與Stress Test根本就是謊言一個,不知道有多少人跟麥當勞總裁一樣死的,甚至於前一分鐘西醫檢查認為心臟很好,於是相信西醫的笨蛋就失去戒心,而下一分鐘就發心臟病死的,也大有其人在。

喜歡吃止痛藥的人要注意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止痛藥都會傷到肝臟、腎臟、與心臟的,只要肝、心、腎一受傷,立刻就會便秘、睡不好,日子久了就開始掉髮,眼睛視力變差,體力衰退,容易抽筋,連西藥營養劑維他命吃多了都會掉髮、傷肝的(維他命A更是頭號肝臟殺手),更何況止痛藥?
任何痛症必有原因,只要找到原因就可以治好,絕對不可以亂吃止痛藥來壓制它,許多人還因此而腎臟衰竭,終身洗腎,會得不償失的。
現在最新的醫學研究已經証明了吃止痛藥會有中風的危險, 許多剛生完小孩的婦女,因為吃止痛藥而得到中風,有些年齡才20來歲就中風了,這是既可憐又愚蠢的笨蛋,為了止住生產完後的疼痛而亂吃所造成的憾事。
常服抗生素的人,婦女必然小便失禁,敬請享用使用尿布的快感吧!男人必然性無能、及心臟受損,請享受無性生活吧!老婆就開始懷疑你有外遇了。
已經不知有多少婦女向我抱怨服用抗生素之後就小便失禁,還有婦女為此花費一萬美金,為此西醫造成的問題再去找西醫開刀,結果是越開越壞,不但沒效反而造成膀胱上有一個洞。這類無知的婦女很多,她們完全迷信西藥是有效的,從不懷疑,所以對於一些醫療新知從不去看,有時甚至不想去聽到,女人蠢到如此,老公一定不愛,誰能夠忍受使用尿布的女人呢?
這類可憐無知的婦女很多,我建議妳去問一下你有認識的美國人,抗生素有效嗎?他們一定搖頭,而且抱怨西醫學到目前是連感冒都治不好的可憐醫學,還死不認帳的狡辯不承認,我要告訴這些愚蠢的婦女,我們中醫在兩千年前就已經可以治好感冒了,使用汗、吐、下三法就可以將感冒很快治好。方法是將病毒排出體外,不是將病毒殺死為目的。如此一來,不但感冒好得很快,而且相對的使病人免疫系統增強,但是不會使用麻黃、桂枝、葛根、柴胡的中醫是治不好感冒的;現在外面的開業中醫,一般都使用玉屏風散、連翹散、板藍根、防風通聖散之類的,無效但是無害的中藥來治,當然不會好,讓病人失去信心。
你說傳統中醫可不可憐,溫病派的藥耽誤病人病情,還把麻黃、桂枝、葛根、柴胡之類的好藥當成蛇蠍一般連碰都不敢碰一下。我目前除了教了一些台灣的優秀人才去使用它們以免失傳於中國,我只願訓練美國醫師,我要讓中國人來向美國人學習真正的中醫學,因為我們這些中國迷信西醫的蠢蛋,一定要讓外國人告訴他們西藥無效他們才會去相信,我只好如此做了。
以上這些西藥,我在美國實際臨床時都告訴病人,這些藥物的出發點就是想要控制人類,希望人人拿藥當飯吃ㄧ輩子, 資本家才有錢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不是比爾蓋茲,而是西藥廠的老闆,這些人ㄧ生不須要工作,都住在瑞士享福,自己是絕對不吃西藥,如果有ㄧ位為西藥廠工作的生化學家研發出可以把病治好的西藥,我很肯定的告訴你:他在報告完老闆之後,他以為是替老闆賺錢,會得到賞識而實際上他當天就會被開除的,然後他就會被人追殺;因為ㄧ種可以把癌症治好的藥,是不會讓西藥廠賺錢的,絕對不允許它發生,因此,只有排除他才可以賺大錢。所以,如果你有討厭又很恨的人,你只須要把他介紹給西醫,他們就會把我們的敵人用合法的手段殺死了,又可以在殺死敵人之前,把他們口袋中的錢全部掏空,真是一舉兩得是不?
我用這個態度去強調西藥的壞處,真是有效!每位美國病人都大笑到眼淚都流出來了,也不再吃西藥了,有時我苦口婆心的勸說,病人反而不聽我的,你們說奇怪不奇怪。


真實案例

附註:中國長壽村總年齡相加逾兩萬歲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醫療科技進步,現代人越來越長壽。在中國長江附近就有一個長壽村,裡面的人瑞歲數加起來,有兩萬歲之多,而他們共通的長壽祕訣就是:吃得健康。
老阿嬤一早起來就忙裡忙外地打掃,沒事還有眼力縫縫補補,看她身子骨如此硬朗,很難想像,阿嬤已經高齡一百零四歲。像老阿嬤這樣走過清朝的人,在盧溝有一卡車,瞧這位忙著搓麻將的阿婆,雖然比較幼齒,但也有九十七歲,這個振筆揮毫的阿公,手勁力透紙背,而他今年剛加入百歲人瑞俱樂部。根據聯合國的標準,每一百萬的居民中,有七十五人超過百歲,當地就可能稱為長壽村,盧溝的比例是這個標準的兩倍,而造就盧溝人如此長命的原因,除了當地少戰亂、自然環境優外,人瑞似乎有共同的養生菜單,那就是小蘿蔔、米酒和豆腐製品。因為實在太高壽了,這位一百零四歲的老阿嬤,兩年前加入中國共產黨,立刻就打敗各方耆老、成為最老黨員,而這些人瑞通通加起來有兩萬歲,真的符合了歷來皇帝最愛聽的話: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裡有幾個長壽原因的共同點,我可以為讀者歸納如下: 1、這些長壽村的人,一生都沒有聽說過美國麥當勞等速食品,也不吃零食。 2、這些人從未吃過什麼鈣片,多種維他命等丸劑,也沒有人得到骨質疏鬆症,老人癡呆症等,也沒有女人每年去做乳房檢查或切片等,所以沒有乳癌。 3、什麼是汽水?什麼是女性賀爾蒙?什麼是鈣片?他們對這些是一無所知,也由於此所以才長壽的。 4、她們沒有多少錢,但是每天很開心,無慾、無野心、無爭是生活的主軸,不製造口舌糾紛、言人是非,過著和樂融洽的生活。 從他們身上我們要學習的是,可以買漂亮的衣服穿,可以買好的車,但是一定要吃的簡單,以粗食為主,不要吃大餐,不要吃零食,永遠不要買維他命、以及鈣片等騙人的營養補充劑來吃,同時保持心情開朗,不背後去說他人是非,不與人斤斤計較、仇恨他人,沒事打打小牌消遣消遣,含飴弄孫,永遠不失赤子之心,每天都開懷大笑,保持每日的固定生活步調,不要去聽西醫的病名說,不要被任何事或物嚇到,如此一來我可以保證你一定非常健康長壽。
我的銘言是:這世上根本沒有致命性的疾病,人們會死於疾病是醫師有問題,還有病人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被病給嚇死的。
西醫學是由西藥廠先去研發出新的病名,有了病名之後才有藉口來賣新藥,然後訓練西醫來賣藥;為了掩蓋西藥的副作用,達到促銷的結果,一定要嚇倒病人才會有人來買藥,所以每每去強調各種病有多可怕,實際上又沒有提出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要有病名出現,西藥廠才會有理由賣藥,每一種西藥所產生的副作用,會比原來的疾病要更嚴重,例如病人吃止痛藥目的是止痛,而結果病人沒有因為頭痛而死,是因為吃多了止痛藥,其副作用造成肝癌或是腎臟衰竭洗腎後而死掉了。

糖尿病剋星-秋葵



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獲悉一種糖尿病的治療方法。由於作者是個糖尿病患者,嘗試了而它非常有效,血糖現在已得到了控制。實際上是已經減少了藥量。

拿兩 條六角豆並切除頭尾兩端部分,再沿長身中間界一小刀,然後將這兩條六角豆放入一杯清水﹝室温﹞中,蓋好並在室溫下放置過夜。清晨,在早餐前從水中取出丟掉 兩條六角豆並飲用此水。

每日堅持如此。在兩個星期內,你將看到血糖降低的驚人效果。

作者的妹妹已擺脫了她的糖尿病。她已注射了多年胰島素,但當每天早上服用六角豆並持續數月後,她已停用了胰島素而每天堅持服用六角豆。

她每晚將六角豆切碎,加入水中並在第二天早晨將它喝光。

嘗試一下,即使並沒有對你起多大作用也不會帶來任何傷害,但由於多數案例是慢性作用的,在看到效果之前你需要堅持服用數月。

後記:不論是否有效,也是因體質而異,就當吃青菜唄!